晚景·華喦
曉月淡長空,新嵐浮遠樹。
數峰青不齊,亂插云深處。
這是一首寫景小詩,所寫之景,以云山為主,輔以淡月遠樹,蕭疏淡遠,氣韻生動,簡直就是一幅風景畫。作者華喦,原是清代中葉著名畫家,人物、山水、花鳥、草蟲均稱擅長,因此,以畫境入詩,從而詩中有畫,是不足為奇的。
首句寫天空中的一輪淡月。“曉月”指天將黑未黑時出現在天際的月亮,它在暮靄彌漫的天空顯得那樣慘淡無光。次句寫遠樹。有道是“遠人無目,遠樹無枝”,畫家筆下的遠樹,一般都沒有具體的枝葉形狀,所以這里也僅僅以“新嵐”飄浮來加以渲染。嵐是山林中的云氣,清唐岱《繪事發微》說:“石潤氣暈則云生。初起為嵐氣,嵐氣聚而不散,薄者為煙,煙積而成云。”由于嵐是初起之云,故稱為“新嵐”。嵐氣在遠樹間飄忽浮動,更顯出云山綿邈,暮靄蒼茫,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性。
上一篇:推窗·袁枚
下一篇:晚香·張佩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