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長卿
【出典】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客游梁。……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西南夷)。……蜀太守以下郊迎……蜀人以為寵。……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釋義】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口吃,有消渴病,景帝時曾客游于梁,武帝時以詞賦受到賞識,曾奉節還蜀,晚年以病免官,閑居茂陵。宋詞中常借以詠蜀人,也借以詠病弱。
【例句】 ①未倦長卿游,漫舞夭歌爛不收。(蘇軾《南鄉子·用韻和道輔》320)作者為蜀人,詞中反用司馬相如倦于游宦事(參見“相如倦”條),自敘居官異鄉而頗有游興。②笑長卿歸蜀,錦衣徒著。(吳潛《滿江紅·和吳季永侍郎見寄》2727)吳昌裔(季永)中讒,以權工部侍郎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作者在詞中以司馬相如歸蜀相比,用一“笑”字,實代為不平。③報國丹忠雖未泯,奈長卿已病文淵老。(李曾伯《賀新涼·自和酬書院諸丈》2815)這里以晚年病退的司馬相如自況。
上一篇:典故《長劍匣中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長卿慢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