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淡月夜朦朧,幽草蟲鳴樹影中。不待城南吹鼓角,桐聲長報五更風。》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輕輕的浮云,淡淡的月光,夜色一片朦朧。樹影婆娑,秋蟲在幽深的草叢中悲鳴。不用等待城南傳來報五更的鼓角之聲,只聽那梧桐葉在風中簌簌飄落的聲音便知道天已經快亮了。詩句描繪秋夜之中寂寞的情況。前兩句寫景,屬視覺形象,朦朧的月色與悲凄的蟲鳴已給人帶來一種寂寞難耐之感。后兩句則用聲音進一步寫這種感覺。風中的“桐聲”為何便知夜深了呢?此語須細加體會方可領悟,當尚有其他聲音時,落葉之聲斷不可聽到,而能聽此聲之時,必定是各種聲音皆已消歇,萬物都睡去的時候,故知夜已深了。語義十分含蓄委婉。
《微云淡月夜朦朧,幽草蟲鳴樹影中。不待城南吹鼓角,桐聲長報五更風。》古詩句出處:宋·張耒《秋夜》
上一篇:《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美人踏上歌舞來,羅襪繡鞋隨步設.》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微雨暗東峰,散漫灑長松.澗滿新流濁,山沾積翠濃.》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