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鐘高枕后,清露卷簾時。暗覺新秋近,殘河欲曙遲。》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詩人整夜賞月吟詩,剛要入睡,遠處就傳來了悠長的鐘聲。他索性不睡了,卷起簾子,已覺清露微涼,星河淡漠,原來是秋天臨近,天也亮得晚了。清脆的鐘聲,晶瑩的露珠,暗淡的銀河,遲來的曙色,這一切均在告訴詩人: 秋來了 (夏季空氣濕熱,鐘聲也濕得沉悶) 。詩句用形象揭示新秋將至,給人具體可感之印象。“遠鐘”兩字使詩境愈顯清遠,讀者似乎感受到了裊裊的鐘聲在星河間飄悠,使詩句韻味頗濃。
注: 曙,天亮,天曉。
《遠鐘高枕后,清露卷簾時。暗覺新秋近,殘河欲曙遲。》古詩句出處:唐·韋應物《月下會徐十一草堂》
上一篇:《路高山里樹,云低馬上人.》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連陰萬樹有殘紅,獨笠耕煙隔雨中.布谷催人春去后,平疇十里楝花風.》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