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注釋】
選自《戰國策·魏策四》。
【賞析】
公元前260年,秦軍殲滅趙國主力后,將邯鄲團團圍住。趙王急派人向魏王求救。魏王派大將晉鄙馳援。晉鄙畏懼秦軍,駐兵邊境,逡巡不前。魏信陵君在魏王寵妃如姬的幫助下,盜得兵符,殺了晉鄙,率軍擊退了秦軍。
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信陵君。老臣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說,‘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問:“什么意思?”唐雎回答說: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意思是:別人對我有恩德,我不可以忘記;我對別人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記。
唐雎認為,信陵君竊符救趙,拯救了邯鄲,立下很大功勞,然而應該盡快忘掉這件事,不能居功驕傲。所以他勸告說:別人對我有恩德,我絕不能忘記,不忘記是因為心存感激;我對別人有恩德,卻不能不忘記,忘記它是因為做了好事不一定要別人報答。
唐雎深謀遠慮,懂得樹德養譽之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施恩不圖報,但其結果卻能夠增益名聲,贏得人們更多的贊譽和欽佩。所以,唐雎從傳統的“仁”、“義”、“禮”、“智”、“信”觀念出發,勸導信陵君忘了竊符救趙,有恩于趙的事情,不以功勞自許。信陵君虛心納諫,聽從唐雎的勸告,謹言慎行,果然受到人們廣泛的贊賞和敬重。
本句史實與詞條“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同。
上一篇: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無謀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謀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謀未發而聞于外,則危。|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