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第二〇六則解讀
東坡《志林》有云[1]:“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閑散難;忍疼易,忍癢難;能耐富貴、安閑散、忍癢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謂如此精爽之論[2],足以發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會時,述之以助清談[3]。
【注釋】
[1]東坡:即蘇軾(1037—1101),字子瞻。眉州人。北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自出為杭州通判,后因詩語有誹謗朝廷之嫌,被貶黃州,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哲宗時召還,為翰林學士,曾知登州、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哲宗紹圣年間又被貶謫惠州、瓊州,后赦還,第二年死于常州。謚號文忠。蘇軾的文章縱橫奔放,詩歌飄逸不群,詞開豪放一派,書畫亦有名。著有《易傳》、《書傳》、《論語說》、《仇池筆記》、《東坡志林》等。后人輯其詩文奏議等為《東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宋史》有傳。《志林》:即《東坡志林》,蘇軾自元豐至元符年間歷時二十余年撰寫的一部手稿,共二百零三篇,內容豐富。其文則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語,而以短小為多。皆信筆寫來,揮灑自如。從中可以窺見東坡的學養、思想、世界觀等諸多方面。
[2]精爽:精當而爽直。
[3]清談:清雅的言談、議論,又指公正的輿論。
【譯文】
蘇軾在《東坡志林》中寫道:“人生耐得住貧賤容易,耐得住富貴卻很難;安于勤勞辛苦容易,安于閑適散淡卻很難;忍受疼痛容易,忍受瘙癢卻很難;如果連富貴、安閑和瘙癢都能忍耐住的人,一定是相當有修為的人。”我認為這么精當爽直的議論,足夠發人深思,恰好能夠在朋友聚會時,說出來給大家的討論助興。
上一篇:《敵加于己,不得已而應之,謂之應兵,兵應者勝;利人土地,謂之貪兵,兵貪者敗此魏相論兵語也然豈獨用兵為然哉?凡人事之成敗,皆當作如是觀》譯文
下一篇:《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貴人失足,便貽笑于庸人》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