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泰極必有受其否者,否極必有受其泰者。故水一壅必決,水一決必涸。世道縱極,必有操切者出,出則不分賢愚,一番人受其敝。嚴極必有長厚者出,出則不分賢愚,一番人受其福。此非獨人事,氣數固然也。故智者乘時因勢,不以否為憂,而以泰為懼。審勢相時,不決裂于一懲之后,而驟更以一切之法。昔有獵者入山,見騶虞以為虎也①,殺之,尋復悔。明日見虎以為騶虞也,舍之,又復悔。主時勢者之過于所懲也,亦若是夫。
【譯文】通泰安寧達到極點,必有閉塞不通的地方;閉塞不通到了極點,必有通泰安寧的時候。因此水一壅塞必然潰決,水一潰決必然干涸。世道放縱到了極點,必然會有辦事過于急躁嚴厲的人出現,這種人一出現,其他人不分賢愚,都要受他害。嚴厲到了極點,必然會有忠厚長者出現,這種人一出現,其他人不論賢愚,都會受其福。這不只是人事使然,也是氣數之固然。因此有智慧的人能夠乘時因勢,不以閉塞不通為憂,而以通泰安寧為懼。審察形勢,觀察時機,不能在懲創(chuàng)之后又徹底決裂而立即更改一切法令。從前有個獵人,入山打獵,看到騶虞還以為是老虎,就把它殺了,不久就后悔了。第二天看見一只老虎又以為是騶虞,而沒有捕殺,又很后悔。掌握時勢的人懲罰不當,也會像這樣啊!
注釋
【注釋】①騶虞:獸名,據說為“白虎黑文,不食生物”。
上一篇:夫坐法堂,厲聲色,侍列武卒,錯陳嚴刑,可生可殺,惟吾所欲為而莫之禁,非不泰然得志也。俄而有狂士直言正色,詆過攻失,不畏尊嚴,則王公貴人為之奪氣。于斯時也,威非不足使之死也,理屈而威以劫之,則能使之死而不能使之服矣。大盜昏夜持利刃而加人之頸,人焉得而不畏哉?伸無理之威以服人,盜之類也,在上者之所恥也。彼以理伸,我以威伸,則彼之所伸者蓋多矣。故為上者之用威,所以行理也,非以行勢也。
下一篇:君子小人調停,則勢不兩立,畢竟是君子易退,小人難除。若攻之太慘,處之太激,是謂土障狂瀾,灰埋烈火。不若君子秉成而擇才以使之,任使不效,而次第裁抑之。我懸富貴之權而示之的,曰:如此則富貴,不如此則貧賤。彼小人者,不過得富貴耳,其才可以僨天下之事,亦可以成天下之功;可激之釀天下之禍,亦可養(yǎng)之興天下之利。大都中人十居八九,其大奸兇極頑悍者亦自有數。棄人于惡而迫之自棄,俾中人為小人,小小人為大小人,甘心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