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
【譯注】世道混濁,好壞不分,總愛掩蓋和嫉妒美好的東西。溷(hùn):混亂。兮:啊。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世風不正,良莠不分,嫉妒、壓抑美好的人或事物。[例]這句詩人自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的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然而正如戰國時楚屈原《離騷》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哪一個來替詩人雪冤呢? (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
上一篇:《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