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修己而不責人,則免于難。
【注釋】
選自《左傳·閔公二年》。
修己:注重自身修養。
責:責怪,怨恨。
【賞析】
晉獻公問大臣里克:“寡人有好幾個兒子,不知立哪一個做繼承人好?”里克沒有正面回答。退下來后,里克去進見太子申生。太子擔心地問道:“我恐怕要被廢黜了吧?”里克回答說,做兒子的,應該害怕自己不孝,而不該害怕自己不能做儲君。并說:
“修己而不責人,則免于難。”
意思是:自己修身而不責備別人,就能夠免于禍難。
晉國大夫里克希望太子申生努力國事,通過加強自身修養以贏得人心,免去禍難,而不要為廢立之事分心。這種不患得患失的處世方法,是值得借鑒和思考的。
當然,這種“盡人事,順命運”的做法,未必能保得住申生的太子地位;但盡心做事,用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成績來說服他人,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不失為一種緩和矛盾,自勉自救的方法。反之,如果怨天尤人,則不僅于事無補,反而給自己樹立敵人,更易招致禍患,加速滅亡。
可以說,大夫里克這句話蘊涵的這種理性認識,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上一篇:國將興,聽于民;將亡,聽于神。|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侈將以其力斃,專則人實斃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