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禮記》
《禮記》是記載周代各種禮儀制度的書。春秋戰國時期,孔子“七十子后學”在傳授禮學的過程中,留下了一些關于《儀禮》的解說材料,稱之為“記”,后經漢代儒生的編選,形成《禮記》?!抖Y記》各篇寫作年代不一,其中多為戰國時人所作,少數成于秦漢之際。
《禮記》原有兩種版本。據鄭玄《六藝論》:一是漢儒戴德傳《禮》八十五篇,后人稱為《大戴禮記》;二是其侄戴圣傳《禮》四十九篇,后人稱為《小戴禮記》,也就是后世通行的《禮記》。戴圣,字次君,梁(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與叔父戴德一起學禮于后蒼(西漢東海人),漢宣帝(前9l—前49)時為博士。東漢后期,大戴本已不流行,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并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為之作注,遂并為經。《禮記》至唐代列為“九經”之一,宋代列于“十三經”之一,為士子必讀之書,對后代思想、文學都有一定的影響。
《禮記》內容駁雜,體例也不一致,有論有釋有記,其中有的部分如《檀弓》等,雜記戰國及前代的逸聞故事,言近旨遠,生動形象,有一定文學價值,對研究古代社會倫理觀念、宗法制度、階級關系以及儒家思想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禮記》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抖Y記注疏》(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是最通行的注本。
上一篇: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