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釋】
選自《禮記·檀弓下》。后人取名《苛政猛于虎》。
識(zhì):記住。
苛政:煩苛的政令。一說繁重的賦稅。
【賞析】
孔子路過泰山腳旁,見有個婦人在墓前痛苦,遂讓弟子子路去問她為什么這樣悲痛,婦人說:“從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丈夫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同情地問:“為什么不離開這個地方呢?”她回答說:“這個地方沒有苛暴的政令。”孔子于是嚴肅地教導弟子們說:
“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意思是:弟子們記住啊,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猛。
雖然虎患嚴重,然而當政者的苛政更厲害,因此,人民寧愿死于猛虎之口,也不愿忍受當政者的各種橫征暴斂,這就揭穿了統治者偽善的面目,道出了人民災難深重的社會現實。
子路和冉有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也是將來可能辦理政事的人,所以孔子叮囑他們,要他們牢牢記住,苛政之害比猛虎還要厲害。很顯然,孔子希望弟子們從政后,能以此為鑒,關心體貼民生疾苦,輕徭薄賦,施惠于廣大人民群眾。這不但充分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寬仁胸懷,也反映了他善于因事因人施教的特點。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說,“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其立意源出于此。
上一篇:《禮記》|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