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注釋】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域民:使百姓在一定的范圍內定居。域,地域。用作動詞。
封疆:疆界。
固國:鞏固國防。
谿:同“溪”,此指河流。
威天下:建立威信于天下。
兵革:兵器和皮革制戰甲。泛指軍事裝備。
【賞析】
孟子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立論出發,提出保國衛民的見解和觀點。他說: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意思是:要使人民在一定的范圍內定居,不能單靠邊界的限制;要鞏固國防,不能單靠高山河流的險阻;要建立威信于天下,不能單靠武力的強大。
孟子一生大力提倡仁政,反對戰爭,但他反對的是不義之戰,而非反對正義的戰爭。在論及戰爭取勝的條件時,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同時又指出,要鞏固國防,立國威于天下,不能僅僅依靠武力的強大,而是要依靠仁政,取得人民廣泛的信任和擁戴。
中國自古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對政權的建設和鞏固具有決定性作用。
上一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