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注釋】
選自《老子》三十三章。
強行:即勤行的意思。
死而不亡;身沒而道猶存。
【賞析】
老子對個人修養的要求,除了“知人”、“自知”、“勝人”、“自勝”外,還包括“知足”、“強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等標準。他說: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意思是:知道滿足的人富有,持之以恒的人有遠大的抱負;不失去自己的所有的人才能長久,身沒而道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人的欲望和野心永遠也難以滿足,所以才會有“欲壑難填”、“得寸進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現象。而當人心不足時,富有也就沒有了限度,很多人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老子總結人生的這些經驗教訓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并從相反的角度提出“知足者富”,認為人如果能夠“知足”,滿足于自己已有的和應該有的,就會感到富有了。既然富有了,貪欲和野心得到收斂,便遠離了災難和禍患。
老子認識到,一個人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那一定是個具有遠大志向的人。他的動力之源,來自高遠的志向和宏大的奮斗目標。人的肉體,終究是要消失的,然而人的思想、精神卻能夠留存下來,長久地傳承下去。所以這樣的人,能夠長久地活在人們的心中,永葆生命。如果一個人死了,什么也沒有留下,那就是徹底地消亡了,這種人活得再長也是短命的。
上一篇: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