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
作者: 徐楓
【原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原文作者】:元稹
【鑒賞】:
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元稹為了紀念他死去了的妻子韋叢所寫的。詩寫出了他和心愛的妻子之間深厚的感情,用情好深好沉,好專一好感人。
詩的第一、第二兩句,都是寫自己對妻子最深厚最忠誠的愛,除了妻子以外,他是再也不會愛別的女子了。“曾經滄海難為水”,是說經歷過滄海的人,再看別處的水,自然就相形見絀,再不會有興致了。“除卻巫山不是云”,是說見到過巫山云海的人,再看見他處的云,就覺得黯然失色,不會動心了。因為滄海很寬闊,很深廣,波濤洶涌,浩瀚無邊,氣勢博大而熱烈;巫山云霞燦爛,上面有朝云峰,下面有長江水,煙波彌漫,傳說這里的云是神女變化而成的,所以絢爛壯觀,沒有什么能與它相比了。經歷過人世間這樣最博大最完美的場面的人,自然不會動情于其它的云水了。這里詩人其實是用“滄海”和“巫云”這兩個自然界極圣極美的形象,隱喻自己和妻子愛情的極深厚和極美好。所以,除了心愛的妻子以外,別的女子他當然看不上眼了,妻子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是誰也取代不了的。
第三句的意思是說自己經過“花叢”,盡管花兒千朵萬朵,芬芳鮮艷,但自己卻懶得抬眼觀看,更不會因貪戀閑花野草而頻頻回頭。這是借“花叢”指人間美女很多,以自己的“懶”回看,表示了對妻的忠貞不二,對愛情的始終專一,對別的女色懶得沾惹了。
第四句是說自己對女色不動心的原因,一半是因為自己信奉佛教和道教,要修心養性,專心治學的緣故;一半是為了對妻子熱愛的緣故。其實,詩人“修道”,也應是為了妻子的緣故。妻子死了,心無所愛,天天度日如年地打發日子,心里是很寂寞很苦惱的,所以詩人只好在念佛求道中,尋求解脫,在燈下修身治學,來求得感情的寄托。所以前一半的憂思,也是“緣君”的緣故了,而且更顯得愛的深切,思念得難以忍受了。
這首詩,用語很少很少,而用情很深很深,抒情味兒很濃。詞句很瑰麗又很悲愴,比喻很生動又很貼切,所表現的感情更是執著高尚,純潔可貴,所以被廣泛流傳,前二句更成為被人喜愛的名句。
上一篇:《社日》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秋下荊門》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