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注釋】
選自《論語·子路》第十七章。
欲:想。
速:快。
達:到達。
不達:指達不到目的。
【賞析】
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魯國邑名)的長官,他向孔子詢問,怎樣才能治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意思是:辦事不要企圖很快成功,不要貪小利。想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利,就成不了大事。
孔子認為,施行仁政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事業,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達目的。孔子說:“善人為邦百年”,才能戰勝殘暴,消除殺戮,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而子夏行政以后,希望盡快見到成效,有急躁的表現,所以孔子向他提出告誡。
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自身規律,人們必須尊重這個規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律,主觀提速,反而達不到目的。寓言“揠苗助長”的故事里,那個心急的農夫不但沒能幫助禾苗快速生長,反而適得其反,禾苗很快就枯死了。孔子懂得尊重客觀規律的重要性,所以他說,辦事想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利,則成不了大事。
上一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