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惟氣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出處】
《菜根譚》。
【譯文】
大自然的氣候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化。春夏氣候溫暖,萬物就獲得生長;秋冬氣候寒冷,萬物就失去了生機。做人的道理也一樣,一個性情高傲冷漠的人,他的表情就像秋冬的天氣那樣冷漠無情,無人敢接近,因而他所能得到的福分自然就淡薄;只有那些個性溫和而又熱情幫助他人的人,他所獲得的福分不但豐厚,而且恩澤也會長久。
【賞析與啟迪】
天地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實在奇妙得不可思議,以氣候的變化來說,極寒和極暖是兩個極端,對于人生都不算是有益的,只有春天的溫暖和秋天的涼爽氣候?qū)θ擞幸妫f物都受到恩惠,所謂春種而秋收,一切事物都有始終、有因果。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亡,自有它運行的規(guī)律。以人的性情比之于天也是一樣的道理,性情過于清冷的人好像是寒冬的氣候,別人無法從他那里感受到溫暖;性情隨和的人,就能自覺地親近別人,也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擁戴。
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就是看這個人是否寬容、謙遜、和善。當一個人把寬容、謙遜與和善當做美德發(fā)揚時,這個人就具備了感人的魅力。不要對你身邊的人太冷漠,因為冷漠會使別人不敢和你接近,令你失去友誼。也不要因為你在某些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顯得孤傲,因為孤傲的人必然一事無成。
上一篇:《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