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遇有操斛,一師心匠,氣從意暢,神與境合。
【注釋】
選自明·王世貞《藝苑卮言》。
操斛:指作文。斛,方形的木塊,古人用來書寫的木簡。
心匠:作文時的構思。
氣:才氣,指才能與學問。
意:意興。
神:指主觀的創作構思。
境:指客觀物境。
【賞析】
王世貞是明代后七子中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人物,他繼承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理論,提倡復古擬古,在《藝苑卮言》中提出了一個詩文創作構思與擬古模仿相結合的內容和方法:
“遇有操斛,一師心匠,氣從意暢,神與境合。”
意思說:詩文寫作時,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構思,才能才情充實,意興激蕩,使主觀的創作構思與客觀的物境遇合,形成詩歌的意境。
王世貞認為,文學創作的才能來自天賦,而學問來自對古詩文的學習,因此,要求對古詩文“熟讀涵泳”,“漸漬汪洋”,在熟悉古詩法的基礎上,使自己才情充實,意興激蕩,主觀的情感構思與客觀的物境相遇合,相觸發,形成詩歌意境。意境的構成,當以情為主、景為從。優美的意境,在王世貞看來,有如下幾種:“有俱屬象而妙者,有俱屬意而妙者,有俱作高調而妙者,有直下不對偶而妙者,皆興與境偕,神合氣完使之然。”王世貞還認為,創作的過程,“遇境即際,興窮即止”。這些觀點與前七子何景明“臨景構結”的精神是一致的。
此外,王世貞還將“神與境合”作為詩歌鑒賞的重要方法。他在《藝苑卮言》中說:“西京建安,似琢磨可到,要在專習,凝領之久,神與境合,忽然而來,渾然而就,無歧級可尋,無聲色可指。”認為詩歌中的意境,經讀者熟讀深思,細細琢磨研習,主觀的神情意趣與作品所描繪的形象相通時,就能豁然領悟。
王世貞“神與境合”的觀點是正確的,但主觀的色彩較為明顯,有偏重于先天才性和學習前人佳作,忽視觀察、體驗現實生活之嫌。
上一篇:才生思,思生調,調生格。思即才之用,調即思之境,格即調之界。|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摩詰才勝孟襄陽,由工入微,不犯痕跡,所以為佳。|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