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注釋】
選自近代·王國維《人間詞話》。
入乎其內:指詩人深入生活,對宇宙人生有深刻的觀察和理解。
出乎其外:指詩人必須從現實人生中擺脫出來,不拘泥于具體事物,能比較客觀地站在較高的角度看待人生。
生氣:生動活潑。
高致:高雅的情致。
【賞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也就是說,創作前,要深入生活,觀察社會,體驗人生,創作時,要從現實人生中擺脫出來,不拘泥于具體事物,這樣二者結合,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來:
“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意思說: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深入觀察和理解,有切身體驗和感受,同時又須從現實人生中擺脫出來,不拘泥于具體事物,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理解人生。深入其中體驗理解它,所以能夠描寫它。從具體事物中擺脫出來,所以能夠觀察它。身入其中感受它,所以寫出來的作品有生活氣息,不拘執于具體事物,,所以有高雅的情致。
王國維說的“入乎其內”,指詩人要深入生活,深刻的觀察和理解宇宙人生,獲得切身的體驗和感受,增加生活閱歷,豐富人生知識。與此同時,又要“出乎其外”,即是說,詩人深入生活后,必須從現實人生中擺脫出來,不拘泥于所見到的具體事物,才能站在較高的角度看待人生、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論,而不致被現象所淹沒。因此,“出乎其外”者,要求“要有輕視外物之意”,“能以奴仆命風月”,高屋建瓴,對生活素材加以取舍、提煉、加工,掌握創作的主動權,能入能出。王國維認為,“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二者辯證統一,才能創造出有“生氣”、有“高致”境界的作品。
南朝梁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有“心物交融”說,清代龔自珍也提出過“善出善入”說。王國維的“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是對劉勰“心物交融”說和龔自珍“善出善入”說的繼承和發展,因為它符合藝術創作的辯證法,所以有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上一篇: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