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
【出處】唐·李白《贈從弟冽》
【譯注】楚國人不認(rèn)識鳳凰,高價買了只山雞。楚人:據(jù)三國魏邯鄲淳《笑林》記載,從前楚國有個人,看見別人挑著山雞,以為是鳳凰,就高價買下,想獻(xiàn)給楚王。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不識真假,上當(dāng)吃虧。[例]魚目歷已混珠,難免“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小雞。”國人對于假冒偽劣向來深惡而痛絕。呼聲之下,一場“質(zhì)量萬里行”風(fēng)卷全國。(王德芬《也侃包裝效應(yīng)》)
上一篇:《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