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出處】唐·王駕《社日》,一說為張演作
【譯注】太陽西下,桑樹、柘樹的影子已斜,春社散了,家家都扶著喝醉的人回家去。柘(zhè):一種樹木,葉子可喂蠶。春社: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節慶或婚喪等事的筵席上,人們酒醉飯飽后散去的場景。[例]宋代的陸游,也留下了“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的句子,說明酒那時已與偏僻的山鄉的人民結下了不解之緣。(奚聞等《生活· 夢想·創造》)
上一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