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生活情趣·服飾的名人名言大全
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加于足。
——《史記·儒林列傳序》
狐白足御冬,焉念無衣客。
——[三國魏]曹植《贈丁儀》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明]沈自晉《望湖亭》
文明愈進(jìn)步,穿衣問題愈復(fù)雜。
——孫中山《三民主義·民生主義》
穿和吃比較起來,應(yīng)該吃居第一。吃在自己肚里,最為實惠;穿是給人家看的,好壞與自己的關(guān)系不大。
——《張大千論畫精粹》
與其穿了不合身材的衣服,還不如赤裸。
——艾青《坪上散步——關(guān)于作者、作品及其他》
其實服裝作為一種文化, 它的功能全部在于突出人體優(yōu)勢的部位, 遮掩你的弱項。
——趙鑫珊《三重的愛——趙鑫珊隨筆》
不經(jīng)意的修飾如果點到為止常常有出奇制勝的收獲;刻意的追求一旦過度則難免弄巧成拙。
——沈嘉祿《補(bǔ)丁的法則》
衣服不利索是精神萎靡的表現(xiàn)。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yán)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論美》
使身體闊氣,還要靠心靈。正像太陽會從烏云中探出頭來一樣,布衣粗服,可以格外顯出一個人的正直。樫鳥并不因為羽毛的美麗,而比云雀更為珍貴;蝮蛇并不因為皮肉的光澤,而比鰻鱺更有用處。
——[英國]莎士比亞《馴悍記》
盡你的財力購制貴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異,必須富麗而不浮艷,因為服裝往往可以表現(xiàn)人格。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年輕人應(yīng)該裝束得華麗瀟灑一些,表示他的健康活潑,正像老年人應(yīng)該裝束得樸素大方一些,表示他的矜嚴(yán)莊重一樣。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襤褸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過失;披上錦袍裘服,便可以隱匿一切。
——[英國]莎士比亞《李爾王》
要比別人更能取悅于人的愿望產(chǎn)生了裝飾。要悅?cè)硕嘤趷偧旱脑竿a(chǎn)生了時髦。時髦成為人們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biāo)。
——[法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在季節(jié)變換急遽而劇烈的氣候之下,人們穿的衣服更好也更簡單;在人們的穿著只是為了裝飾的氣候之下,人們便力求衣服的華麗而不求適用了。
——[法國]盧梭《民約論》
對于一個明智和懂事的人而言,衣著的第一要求,應(yīng)永遠(yuǎn)是得體和整潔。
——[美國]華盛頓《告誡信》
讓漂亮衣服和漂亮家具給嚇倒, 這種毛病在咱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未免太常見了。
——[英國]狄更斯《馬丁·瞿述偉》
千方百計使得自己的服裝引人注目;以及為了趨時尚寧懇忍受很大的不舒適:這些都表明婦女在衣著上獲得贊許的愿望多么大地勝過了求得溫暖和方便的愿望。
——[英國]赫伯特·斯賓塞《教育論》
服飾是女人容貌的一部分,衣裝不整齊就等于是容貌不端正或有傷痕。
——[英國]哈代《遠(yuǎn)離塵囂》
打扮的社會意義,是允許女人以她個人的穿著方式來表達(dá)她對社會的態(tài)度。
——[法國]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
服裝美應(yīng)該是一種人化的美——適合外貌和身段的特點,掩飾或減輕生理上的缺陷,然而卻突出了品質(zhì),令人賞心悅目,使人產(chǎn)生美好的聯(lián)想。
——[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愛情和人的道德進(jìn)步》
女子時裝業(yè)總想讓女性的體形去迎合為不現(xiàn)實的理想典型所設(shè)計的服裝,而男子時裝業(yè)則是依照男子的自然體型來設(shè)計的。
——[美國]拉克夫·謝爾《美貌論》
女人一般是通過時髦的服裝使自己顯得十分軟弱無力。
——[美國]莫爾頓·亨特《情愛自然史》
有些事物在本質(zhì)上既不好也不壞,因為它們要靠習(xí)俗,或好或壞,都要由習(xí)俗來決定。服裝就是如此。
——[意大利]塔梭《論英雄體詩》
贊美妻子美德的人,也該贊美她的衣裳。
——[瑞典]奈莉·薩克斯《伊萊》
時尚要求人們不斷更新服裝和其他裝飾。服裝的新穎成分會使一個人為之面貌一新。
——[保加利亞]瓦西列夫《情愛論》
上一篇:關(guān)于知識智慧·智愚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言行處世·雜言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