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語出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已:止。這幾句詩寫詩人以大自然與人生對照而產生的感慨,意思是:在江畔上的人,誰最先看到了江上的月亮?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最初照到江畔上的人呢?人生在世上,一代代延續著沒有個窮盡,而江上的月亮,卻是年年一樣啊。后人常引用這幾句詩來表達人生的感慨。
例如
①這先人世而生的自然物,不正是人世滄桑的見證者嗎?它把我們引向幽遠的沉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啊,人情雖異,月色依然。(摘自劉正成《夜過秦嶺》)
②“也許你還能看到他們當副教授、教授,也許你已經命歸九泉。就這樣‘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摘自山木公《風與黃金分割律》)
③這心理是細的、柔的、感傷的、內斂的,中國人選擇了這一天像蠶吐絲一樣,把輕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長很長——“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輕輕一問,看似漫不經心,卻一下子把思想的觸角伸向了遠古洪荒,追問到了人類的源頭。(摘自周濤《明月文》)
④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每當我站在瀏陽河之濱,便不由自主地如此感慨。(摘自彭曉玲《青色瀏陽河》)
⑤午夜的鐘,敲完了一天里最后的一記聲響便歸于沉寂。今晚無月,我獨影而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千古一問已成了人類永久的迷惑。(摘自文佳《心靈之簫》)
上一篇:張九齡《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詩句解讀
下一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