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無悍虜,慈母有敗子》原文與賞析
敵國之君王,雖說吾義,吾弗入貢而臣;關內之侯,雖非吾行,吾必使執禽而朝。是故力多,則人朝;力寡,則朝于人。故明君務力。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吾以此知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也。(《韓非子·顯學》)
【注釋】敵:匹敵,勢均力敵。說(yuè):通“悅”。吾:我,這里指君主。入:使……交納。臣:使……臣服。關內之侯:即關內侯,邊關以內的封侯,戰國時設置的一種爵位。非:反對。禽:鳥獸的總稱。執禽:古代朝見君主或諸侯時持禽類作為進見禮物,以表示順服。務:致力于。悍虜:兇悍的奴仆。
【譯文】和我們勢均力敵的國家的君主,即使喜歡我們的道義原則,我們卻無法使他們向我們稱臣納貢;邊關以內的封侯,即使反對我們的行為,我們也一定能夠使他們帶著禽類的禮物前來進見朝拜。由此可見,力量強大就會有人前來進見朝拜,力量弱小就要向別人朝拜稱臣,所以明智的君主總是致力于壯大自己的力量。管教嚴厲的家庭不會出現蠻橫兇悍的奴仆,可是在慈母的溺愛之下卻會出現敗家子。我因此懂得,威嚴的權勢可以禁止暴行,而厚道的德行卻不能制止禍亂。
【評說】韓非把政治的目標設立得過于單一,為達到目標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又過于急功近利,當目標遲遲不能達到時,就只有通過對權勢進行不斷升級和強化來推行政令。
上一篇:《聞惡不可就惡》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嚴防小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