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饒裕名不易當,即不若散以市義,使義名歸我。
【譯注】
饒裕:富裕。市義:博得道義的名聲。散:散發(fā)。
富人真不容易當,還不如散盡千金獲取人心,博得道義的名聲。
徽商汪太學認為,僅僅擁有財富是不夠的,好的名聲比財富更為重要,當年的卓王孫雖然富足,擁有眾多的奴仆,整日享受耕種射獵的樂趣,過著國君帝王一般的日子,卻被一個小小的臨邛縣令為難,這說明富足還是有所不足。有鑒于此,汪太學作如上感言。
輯自《休寧西門汪氏宗譜》卷6《太學可訓公傳》。
【感悟】
為富要仁。富有不代表尊貴和完美,獲取財富之后應該正確對待財富本身。只有胸懷仁義之心,“予民以惠”,才能夠既樹立良好的商人形象,樹立一塊無價的金字招牌,又繼續(xù)保持生意的興旺。
【故事鏈接】
1908年,吉田忠雄出生在日本富山縣黑部市,少時貧窮,做過多種微賤工作,到而立之年才與人合辦了一個專營拉鏈的“三S”公司。
吉田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很有經(jīng)營思想。據(jù)他歸納,這是一種被稱為“善的循環(huán)”的經(jīng)營思想。吉田認為,做生意,賺錢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為他人著想,自身也就不可能受益。吉田實踐了他的這種主張。首先,對待消費者,他除了在質(zhì)量和服務上讓他們滿意外,還千方百計在價格上為他們著想。1950年,每米YKK拉鏈售價為106.5日元,到1980年,在物價、工資及其他費用都上漲的情況下,YKK拉鏈每米的價格卻下降至不足70日元。其次,對待員工,吉田也以紅利相贈,他鼓勵員工購買公司股票,每股可得18%的股息。員工退休,可得年退休金330萬日元。其三,對待其他拉鏈制造廠家,吉田也誘之以利,讓他們作自己的代理商比制造商更有利。正是這種“善的循環(huán)”,使吉田登上了“拉鏈大王”的寶座。
后來當記者問吉田忠雄:“貴公司的拉鏈占全世界總產(chǎn)量的35%,每年生產(chǎn)的拉鏈可以在地球與月亮之間接上4個來回,你們是如何取得這樣輝煌的成功的?”吉田回答道:“這是我信奉‘利天下者,方能利己’哲學的結(jié)果。”看見記者不解的神情,吉田解釋說:“我一貫主張辦企業(yè)必須賺錢,多多益善。但是利潤不可獨吞,我總是將利潤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以質(zhì)量較好的產(chǎn)品及低廉的價格給大眾消費者,三分之一交給銷售我們公司產(chǎn)品的經(jīng)銷商及代理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廠”。“不為別人的利益著想,就不會有自己的繁榮。”“如果我們?nèi)霾ド频姆N子,予人以善,那么,善還會循環(huán)歸給我們,善在我們之間不停地循環(huán)運轉(zhuǎn),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實惠。”
【延伸閱讀】
徽商積極響應官府的倡議,熱衷于對災荒的捐助和賑濟。徽商捐資報效社會,表面上看起來是損失了不少銀子,但朝廷往往會對他們援例授官。這就使他們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也為其經(jīng)商提供了政治屏障。明朝中葉,徽商已成為全國商界的一支勁旅。至清朝,徽州商幫更是躍為全國十大商幫之首,前后保持數(shù)百年不衰。
上一篇:《人弗克以儒顯,復何可以雄視當世?》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學貴自修,非專為名爾,惟勤勵俟命,吾不以利鈍責汝也》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