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注釋】
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風:一說牛馬牝牡相誘相逐;一說放逸,走失。
【賞析】
魯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為稱霸天下,親率齊、魯、宋、衛、鄭、許、曹、陳八國軍隊攻打楚國。楚國當時正處于強盛時期,面對齊桓公大兵壓境的嚴峻形勢,毫不示弱。為阻止諸侯大軍的進攻,楚成王派人到諸侯軍中,針鋒相對,進行軍事外交斗爭。首先,楚使者對齊桓公交涉說: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意思是:你住北海,寡人我住在南海,這真是風馬牛不相及啊。沒想到您竟然踏入我們楚國的領土,這是什么緣故呢?
面對楚國使者的質詢,管仲代表齊桓公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先代君主太公說:‘五等諸侯,九州伯長,你都可以征伐他們,以便輔佐周王室。’賜給我們先代君主管轄的范圍,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你們應該進貢的苞茅沒有按時進獻,使得天子的祭祀供應不上,缺少濾酒的東西,這是寡人我要向你們征詢的。昭王南下巡狩沒有能回去,這是寡人我要向你們質問的。”楚國使者回答說:“貢品沒能按時進獻,這是我國君王的罪過,怎么敢不供給。昭王沒有能回去,請您去問水邊吧?!?/p>
諸侯大軍繼續向前開進,駐扎在陘地,進行軍事威脅。這年夏天,楚成王又派屈完到諸侯軍中。諸侯大軍后退,駐扎在召陵。
齊桓公令諸侯軍隊列成陣勢,與屈完一起坐兵車檢閱。齊桓公對屈完說:“這豈是為我個人?他們是為了繼續我們先代君王的友好關系而來的。與我們和好,怎么樣?”
屈完回答說:“承蒙您為敝國求福,肯降格接納我國的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愿望。”齊桓公說:“我用這么多軍隊去作戰,有誰能抵擋?用這么多軍隊去攻城,什么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您如果以恩德來安撫諸侯,誰敢不服從?您如果憑借武力,楚國以方城山為城墻,以漢水為護城河,您的軍隊雖多,只怕也用不上?!?/p>
由于楚國使者外交策略得當,針鋒相對,不卑不亢,加之全國上下做好了軍事斗爭的準備,終于挫敗了齊桓公的驕橫氣勢。屈完與諸侯訂立了盟約。兵不血刃,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和安全。
后來,“風馬牛不相及”演變成了成語,比喻兩者毫不相干,沒有任何牽連。
上一篇:多行不義必自斃。|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