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慳①貪②不布施,是名常睡眠;修施濟匱乏③,是名為覺悟。
【出處】
《別譯雜阿含經·卷五》,佛教的一種譯經。
【注釋】
①慳:吝嗇,小氣。②貪:貪婪,多欲而不知滿足。③乏:缺乏。
【譯文】
吝嗇、貪婪而不去布施,這就叫做不覺醒;去布施,去救助那身處匱乏之中的生靈,這就叫做覺悟者。
【賞析與啟迪】
按照佛教的觀點,布施是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智慧等,為他人造福從而求得累積功德。這個世界上常有很多人貪婪地積聚財富,卻又不知道布施,這種人物質上雖然富裕,精神上其實很貧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全世界的華人迅速行動起來,自發地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或者舉行祈福會,或者身體力行到災區參加救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他們對災區人民的一片愛心。
當然,一個人的布施與慈愛之舉并不只局限于付出金錢,很多時候,一個贊許的眼神,一陣鼓勵的掌聲,或者一個燦爛的笑容,這些都是內心里充盈著慈悲與善意的表現。
上一篇:《強行者有志?!纷g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實理,做實事?!纷g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