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
【譯注】我心中認為是美好的東西,就是為它死去多次我也不后悔。亦:句首語氣助詞,無實義。余:我。善:美好,這里作動詞用,以為善。兮:啊。九:言其多,非確指。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信念堅定不移,自己認為是好的或對的便堅持到底,寧死不改。[例]其間兩次挨炸,一番入獄,九年囚禁,他都沒有屈服和氣餒,仍孜孜不倦地追求著。他常用屈原《離騷》中的詩句激勵自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周俊元《記著名農業史專家胡道靜》)
上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人生交契無老少,論心何必先同調.》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