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輕諾必寡信。
【出處】
《老子·第六十三章》,又名《道德經》,作者老子,名聃,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學說對中國哲學有很大的影響。
【譯文】
輕易就應許的諾言,必定很少能守信。
【賞析與啟迪】
誠信是與責任心緊密相連的。一個人要想履行自己許下的諾言,不僅需要高度的責任心,還要克服種種困難,付出種種代價。所以,老子認為“輕諾必寡信”。
在生活中,有的人面對別人的請求,由于不好拒絕,硬著頭皮應允;或者因為虛榮心作怪,貿然承諾;還有的人因盲目自信,夸下海口。結果是許下的諾言很少能實現,這就會誤人害己。
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有余地。無論何時何地,不要輕易對他人作出承諾,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負責。當你必須就某一事情作出承諾時,要認真考慮,自己是否愿意為了這個承諾而去作最大的努力,是否超過了自己的能力。
同學們涉世未深,能力有限,任何時候都要量力而行,不要輕易對他人許諾你很難辦到或辦不到的事。否則,會給他人帶來傷害,也會影響自己的形象。
上一篇:《輕則寡謀,驕則無禮。》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