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出自哪里,《愿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什么意思,《愿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原文出處,《愿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賞析。
【出處】 清·寧調元 《感懷》
【鑒賞】 寧調元 (1871~1913) 字仙霞,別號太一,湖南醴陵人。南社著名作家。曾在黃興任教的長沙明德學堂讀書,深受革命思想影響。1906年去日本留學,參加同盟會。回國后在湖南從事革命活動,主編《洞庭波》 雜志。參加萍、瀏、醴起義,被捕入獄,三年后釋放,去北京主編《帝國日報》。后因反對袁世凱稱帝又被捕,不久被殺害。一生著述很多,有柳亞子編輯的 《太一遺書》。這一首詩是作者1906年從日本留學回國后作的,抒發了他慷慨報國,為革命甘灑熱血的獻身精神。“十年前是一重囚,也逐歐風唱自由。” 清政府的黑暗統治,就像一座囚牢。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爭自由,爭解放,就像一線黑暗中的曙光。它影響著黑暗中的中國革命者,去求解放,爭自由。“復九世仇明玉帛,提三尺劍奠金鷗。” 復九世仇,是指春秋時,齊襄王為九世遠祖齊哀公復仇,滅紀。盟玉帛,是指會盟,即同盟會等革命團體的建立。三尺劍指漢高祖劉邦所說: “吾行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 這兩句描寫作者要像中國古代的有志之士一樣,以革命的武裝,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主的國家。“丈夫有志當如是,豎子誠難足與謀。” 豎子,指楚漢相爭,項羽的謀臣范增在鴻門宴上,幾次示意項羽殺掉劉邦,項羽不動。劉邦逃走后,范增罵項羽: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即劉邦,后來范增之言果驗。這兩句話是說作者要像心懷大志的大丈夫那樣去做,不與豎子為伍。“愿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 作者以豪邁的革命氣概,把熱血灑向萬里長空,像雨露一樣滋潤華夏大地。這一首詩描寫作者年輕氣盛,疾惡如仇,為了中華大地重現光明,為了民主、自由投身革命,甘把熱血肥沃祖國大地的英雄氣概與豪邁精神。這一首詩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把革命者為理想而戰斗的獻身精神,淋瀝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原詩】 十年前是一重囚,也逐歐風唱自由。復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劍奠金甌。丈夫有志當如是,豎子誠難足與謀。愿播熱血高萬丈,雨飛不住注神州。
上一篇:《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