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出自哪里,《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什么意思,《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原文出處,《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賞析。
【出處】 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鑒賞】 作者勸人要多讀舊書,因為舊書中自有無窮意味,即使讀上千百回也不會感到厭煩,只要你肯熟讀,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舊書不厭百回讀” 一般俗語都作“好書不厭百回讀”。凡是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留傳至今的古書,大多是好書,自然令人百讀不厭。“舊書不厭百回讀” 常用來贊美古典名著的偉大與不朽。“好書不厭百回讀” 常用來比喻一本好書趣味無窮,值得一再閱讀。
【原詩】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哪可追。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竭來東游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上一篇:《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