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出自哪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什么意思,《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原文出處,《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賞析。
【出處】 唐·杜甫《春望》
【鑒賞】 原詩中的國破山河在: 指安史之亂,國家破碎,河山受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把花鳥人格化,花兒因感傷國事而掉淚,鳥兒也因妻離子散而心驚。這些話是詩人托物抒情。“渾欲不勝簪”: 因頭發稀疏脫落,簡直插不住簪子了。這首詩的大意是說: 由于安祿山造反,弄得國家破碎。山河雖在,人事已非。春天降臨到長安城了,草木繁茂,花開爛漫; 但因感傷國事,花兒流了淚,鳥兒也因家人離散而傷心。戰爭打了三個月了,交通隔絕,萬兩黃金也換不來一封家書啊! 我頭發也不知抓落了多少,簡直插不住簪子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兩句,是杜甫因感傷國事而發,后人則多借用以抒寫離情別緒。
【原詩】 見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上一篇:《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