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出自哪里,《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什么意思,《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原文出處,《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賞析。
【出處】 民國·郁達夫 《病中作》
【鑒賞】 人到中年以后,就會面臨生死這兩件令人痛苦不堪的事; 活著并不容易,死去更是令人心不甘,情不愿。作者郁達夫此時已到中年,失意多病,真有生死兩茫茫的感覺。生命的意義是莊嚴的,生活的過程是坎坷的,但我們仍必須勇敢地迎向生命的挑戰,沒有耕耘的艱困,哪會有收獲的喜悅呢? 這也就是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的道理。
【原詩】 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劇憐病骨如秋鶴,猶吐青絲學晚蠶。一樣傷心悲命薄,幾人憤世作清談? 何當放棹江湖去,澆水桃花共結庵。
上一篇:《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留取聲名萬古香》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