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出自哪里,《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什么意思,《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原文出處,《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賞析。
【出處】 唐·杜甫《去蜀》
【鑒賞】 去蜀: 公元765年4月,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死了。嚴武是照顧杜甫生活的人。杜甫無所寄托,因此決定離開成都。瀟湘: 兩條河名,都在湖南境。這里泛指湖南。黃發: 頭發變黃,表示年紀衰老。隨白鷗: 比喻到處漂泊。杜甫一生忠君愛國,認為國家的安危自己也要擔當一份責任。可是,他卻潦倒一生沒有機會表現他的才能。“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 這兩句表面上是自我安慰,實際上是對現實政治不滿,對自己一生際遇感慨萬千。
【原詩】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世事已黃發,殘生隨白鷗。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
上一篇:《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