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平等》原文與賞析
天平等故常①覆②,地平等故常載③,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涅槃④平等故圣凡不二⑤,人心⑥平等故高低無爭。(《五燈會元》卷十二)
注釋
①常:恒常、永遠。②覆:覆蓋。③載:承載。④涅槃:梵文Nirvana的音譯,曾譯為“泥日”、“泥洹”,意指滅、滅度、寂滅、安樂;又稱為“般涅槃”、“般泥洹”。這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追求的最高理想,指“熄滅”生死輪回以后而達到的一種精神境界。⑤不二:對一切現象無分別,即超越各種區別。⑥心:梵文Citta(音譯“質多”)的意譯,泛指一切精神現象。
譯文
因為蒼天是平等的,所以它能夠永遠覆蓋著萬物;因為大地是平等的,所以它能夠永遠承載著萬物;因為日月是平等的,所以它能夠一年四季照亮著天地;因為涅槃是平等的,所以圣人和凡人沒有區別;因為人心是平等的,所以高下之間不值得爭執。
感悟
平等,是人類自古夢寐以求的理想。平等是關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觀點和信念,也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有的合理狀態。任何宗教都主張人與人平等,佛教同樣大力宣揚平等思想。宋代高僧清遠說:“若論平等,無過佛法,惟佛法最平等。”佛教不贊成通過社會變革的手段實現人間的平等,而主張人們回避“現世”生活中的不平等,追求“來世”的平等。這些觀念從本質上說當然是消極的、保守的。但是,佛教的平等思想不僅在歷史上曾經產生過積極作用,而且至今仍然是人類平等思想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上一篇:《人當知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