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
【出處】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作者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史記》記載了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至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譯文】
得到別人的一百斤黃金,還不如得到季布對人的一個承諾。
【賞析與啟迪】
楚國有一個名叫季布的男子,以恪守信義聞名全國。他從不輕易對別人許諾,但是一旦許諾之后,必定嚴守,成語“千金一諾”由此而來。
中國古人歷來把信守承諾當做一種美德來贊揚。“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必行,行必果”,既是做人的學問,也是做人的資本。一個人只要信守諾言,真誠地待人處世,就容易得到他人的青睞,交到肝膽相照的朋友,在事業上獲得成功。
信守承諾的人,就是誠實的人,靠得住的人。因為你信守承諾,便樹立了誠實可靠的形象,擁有了令人信服的口碑。遵守并履行你的承諾,能使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及時的幫助,孤獨的時候得到友情的溫暖。
當然,如果你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確實做不到你曾許諾過的事情,就應該及時通知對方,你的充足的理由和真誠的謙意會使別人原諒你,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上一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