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寵辱不驚①,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②,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出處】
《菜根譚》。
【注釋】
①寵辱不驚:受寵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把得失看得太重。②去留無意:對習以為常的職位升降、人事變動不特別在意。
【譯文】
無論在得寵之時或在受辱之境,都應將其視為在庭院前觀看花開花落那樣平常;對待官場的去或留,也應視為觀看天外漫卷漫舒的浮云一樣淡然。
【賞析與啟迪】
對待榮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態。虛榮心強的人,在得到上級或他人賞識時,往往受寵若驚,欣喜若狂;而腳踏實地、厭惡虛榮的人,往往能以平和的心境對待榮辱,做到寵辱不驚。寵辱不驚,是一種心態、一種品德、一種境界。它需要內心的調整,更需要道德的涵養和境界的提升。要知道,以淡泊寧靜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種種變遷,才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生活中,常常有人得寵了,就高興得忘乎所以;失寵了,就情緒低沉甚至消極頹廢。這既是心態不好的表現,也是修養不達、境界不高的表現。人生在世,要懂得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在得意之時要做到淡然,一旦失意則要坦然。古人說“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說,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在榮辱面前保持一顆淡泊的心。
上一篇:《奉勸人行方便事,得饒人處且饒人。》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當家才知鹽米貴,養子方知父母恩。》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