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不廢學校之官,不除獄理之吏,欲令凡眾見禮義之教。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志亦將可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漢·王充《論衡·率性》,說學論教類名言句子
帝王的法令不廢棄負責教育的官吏,不免除管理司法的官吏,這是要讓大眾接受禮義的教育。如果一個人在犯錯誤之前能得到學校的勸勉,犯了錯誤之后法令又能預防其再犯,那么即使像堯的兒子——丹朱這樣有惡劣品行的人,在通過勉勵教育后,也是可以有所改變的。
《王法不廢學校之官,不除獄理之吏,欲令凡眾見禮義之教。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志亦將可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漢·王充《論衡·率性》,說學論教類名言句子
帝王的法令不廢棄負責教育的官吏,不免除管理司法的官吏,這是要讓大眾接受禮義的教育。如果一個人在犯錯誤之前能得到學校的勸勉,犯了錯誤之后法令又能預防其再犯,那么即使像堯的兒子——丹朱這樣有惡劣品行的人,在通過勉勵教育后,也是可以有所改變的。
上一篇:《粟未為米,米未成飯,氣腥未熟,食之傷人.夫人之不學,猶谷未成粟,米未為飯也.知心亂少,猶食腥谷,氣傷人也.學士簡練于學,成熟于師,身之有益,猶谷成飯,食之生肌腴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使人之性有善有惡,彼地有高有下,勉致其教令之善,則將善者同之矣.善以化渥,釀其教令,變更為善,善則且更宜反過于往善,猶下地增加钁(jue決)、鍤(cha叉),更崇于高地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