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成都出過許多名人,成都也來過許多名人,而與成都關系最密切、影響最大、至今仍受蜀人禮拜并為成都留下舉世聞名的遺跡的,恐怕非諸葛亮和杜甫莫屬了。
杜甫為成都留下了一座草堂,諸葛亮則為成都留下了一座祠堂。兩處圣地,都在浣花溪畔,中間隔著著名的百花潭,相距不是很遠。杜甫可能不止一次去武侯祠憑吊。他移居夔州后,在《古柏行》里還說“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悶宮”,對成都武侯祠念念不忘。
詩的起句很有意思。丞相的祠堂在哪里,你不用去問,出南門,過萬里橋,就會看到一片蒼翠的柏樹林,那里就是著名的武侯祠了。至今,武侯祠的柏樹仍然高大挺拔。
武侯祠的柏樹之所以茂盛,據說是蜀人熱愛諸葛亮,從來不去剪伐祠堂的柏樹。杜甫《八哀詩》中的《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中說:“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宋田況守成都,作有《古柏記》說:“自唐季凋瘁,歷王孟二國,蠹槁尤甚。然以祠中樹,無敢伐者?!?/p>
頷聯緊承首聯,寫進入祠中所見。春草凝碧,黃鸝鳴叫,但是,從一個“自”字,一個“空”字看出,這里卻有些荒涼了。
劉備三顧茅廬,雖然不像《三國演義》上面寫得那樣,但親自去拜見邀請,而且去了三次,卻是事實,《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就有“由是先主(劉備)遂詣亮,凡三往,乃見”的記載。諸葛亮也一生忠于蜀漢,劉備死后,盡心輔佐后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對諸葛亮的知遇,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這種君臣風云際會,是被后人所嘖嘖稱道的。頸聯所寫,就是對此的緬懷。
詩的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雖然客觀上蜀國的北伐不可能戰勝曹魏,但是,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個人悲劇,卻引起了無數仁人志士的感嘆與共鳴。
杜甫有不少吟詠諸葛亮的詩,還有一首七律,也非常有名,是他在夔州時寫的著名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今錄于下,可以與這首《蜀相》參看: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上一篇:《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名篇賞析·賊退示官吏并序/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