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晏幾道·鷓鴣天》原文、賞析、鑒賞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2〕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3〕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4〕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5〕
〔1〕《鷓鴣天》詞調,雙調平韻,五十五字,上片相當于一首七絕,下片換頭改為兩個三字句,若加一字,也是一首七絕。晏幾道這首詞又題作《佳會》,寫相戀者久別重逢的戀情,曾風行于世,被列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廣為傳唱。晏幾道(約公元1048~1106),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只作過幾任小官,后家居,生活艱困。擅文章,尤工詞,善小令,多寫戀情離緒,與晏殊并稱“二晏”,藝術成就超過其父,對詞的藝術技巧有推進作用。有《小山詞》,為北宋著名詞人。
〔2〕彩袖:女子彩衣之袖,代指身穿彩衣的歌女。玉鐘:玉質酒杯。拚卻:不惜。
〔3〕“舞低”二句:樓心月,明月西沉照到樓的中心。桃花扇,畫面繪有桃花的扇子,歌舞時用作掩口障面的道具。二句極寫通宵歌舞,盡歡盡興。
〔4〕同:聚會。
〔5〕“今宵”二句:剩把,盡把。銀釭,銀質的油燈。二句化用杜甫《羌村三首》,“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句意。
這首詞描寫久別重逢的欣喜和疑惑的心理活動。上片回憶當年的歡會:美人敬酒,頻頻舉杯,開懷痛飲,甘愿一醉,歌舞通宵,盡興盡歡。下片寫重逢的欣喜,亦驚亦喜,疑真似夢,寫得曲折傳神,空靈宛轉。全篇景象明艷,敘事淺近,層次分明而又多次轉折,刻畫了柔情蜜意和重逢后驚疑參半的心理狀態。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馮延巳·鵲踏枝》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辛棄疾·鷓鴣天》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