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歌
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用生命唱響不朽的離歌
-題記
千古華夏,戰火紛紜,歷史的車輪向前滾涌前進,可他們仍用生命來阻擋戰爭的殘酷,用不甘的心智激勵著無數的后人,千古余音,他們,是英雄,是戰士,是歷史長河中不朽的明珠
(一)
公元前227年,當河邊唱響‘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羽聲時,何人曾想到此時的他內心懷著多大的傷痛,走向一個人的戰場,他明白,這場戰爭將決定燕國百姓的存亡及暴秦的未來,可同時,他也明白,這場戰爭,勝了,是死,敗了,也是死,當眾將士紛紛落淚的時候,他卻懷著偌大的決心,騎著車馬,絕塵而去
難道他不怕死么?當然,不可否定,他怕。他有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未來與夢想。難道他怕死么?不,他不怕,當舉國的生命重擔壓在他身上時,他放棄了一切,只為了一個必死的任務,這種精神何人嘗有,他就是用生命唱響離歌的人--荊軻
(二)
公元前202年,當四周響起自己家鄉楚地的歌聲,周遭將士因思鄉潰不成軍,他率領眾人獨自突圍決一死戰,勝了么?沒有,他帶著自己最后的殘余部將奔向河岸,船夫欲渡他過河,他思慮后便仰天長嘯,吾有何顏面見我江東父老,回想自己的一生,率精兵,破大陣,大敗咸陽城,卻叫一區區小流之輩奪了天下,不甘心!看著自己懷中冰涼的虞妃子,他熱淚盈眶 ,為何上天如此待我話音還未散去,便掏出匕首,狠狠地捅向自己。
他的一生輝煌么?輝煌。燦爛么?燦爛。可為何勝利曇花一現后便一敗涂地,二十萬秦軍戰敗,害怕戰俘不忠,便全部坑殺,一人不留。本在鴻門宴上便可一舉結束天下紛爭,優柔寡斷,鑄就了失敗的源頭。謀士范增,勸諫無數,極少采用,最后被迫出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無論他的一生最后多么渺小,他依然是用自己的壯志唱響離歌的人---項羽
(三)
戰國時期的英雄往往人生坎坷,而此人膝蓋被同門師兄剜去,投奔他國,在異鄉隱忍了數年,最終大仇得報,殺死師兄,輔佐君主贏得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碩大戰役,可最終卻被誤會,隱忍山林,用他自己的余生寫出了《孫臏兵法》。
他的一生悲慘么?不悲慘。他的一生驕傲么?不驕傲。他的一生很平凡,雖然博學多識,大仇得報,結局可能對于他自己很一般,可是最終他用自己的能力唱響了自己的離歌--《孫臏兵法》
英雄的離歌唱出理想,唱出光芒,在歷史的長河中照耀著來者,指引著后人生命的方向,而我,愿用我平凡一生在社會的進步中唱響一篇動人璀璨的離歌!
上一篇:馮靜文《離歌》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張靜雨《離歌》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