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林·三塊錢國幣》原文、賞析、鑒賞
丁 西 林
時間 | 民國二十八年抗戰期間。 |
地點 | 西南的某一省城。 |
劇中人物
吳太太 | 抗戰期間,西南的某一省城的熱鬧街上所看到、聽到、碰到的無數外省人之一,年三十以上,擅長口角,說得出,做得到。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侮是一條公例,她是一個例外。 |
楊長雄 | 抗戰期間,跟著學校轉移,上千的流離顛沛的大學學生之一。年二十左右,能言善辯,見義勇為,有年輕人愛管閑事之美德。如果外省人袒護外省人是一條公例,他是一個例外。 |
成 眾 | 休假日期,楊長雄臥室中進進出出的許多少年朋友之一。年與楊相若,言語舉動常帶有自然而不自覺的幽默。如果一個人厭惡女人的啰嗦,喜歡替朋友排難解紛是一條公例,他好像是一個例外。 |
李 嫂 | 物價飛漲,工資高貴的非常時期中,許多從鄉間來省謀生賺錢的年輕女傭之一。年二十以下,毫無職業經驗。初出茅廬,雖得其時,而未得其主。如果一個女傭只有賺錢,不會貼錢,只有正當的或不正當的增加財產,不會損失財產是一條公例,她的確是一個例外。 |
警 察 | 當然是西南某一省城內許多維持治安的警察之一。但在數目的比率上,微有不同,因為在這一個城內,不但警察數目較多,衛隊憲兵糾察偵探亦較多,然這與本劇無關,沒有說明之必要。如果警察應該尊重權威專門招呼汽車是一條公例,他不是一個例外。 |
布 景
一個舊式住宅的四合院子。上面是有廊子的三間正房,是吳太太的住所。右面是兩間矮小的廂房,是楊長雄的公寓。左面兩間廂房,一為廚房,一為出門的過道。院子里有樹有花,也有曬著的被單,女人的內衣和小孩的尿布等。廊子上堆著別無放處的桌子、椅子、茶幾、板凳和小孩的車馬等。
開幕時,吳太太在收拾曬干的東西,有的只是折好,有的先需熨平。楊長雄坐在窗外的一個蒲團上看書,曬太陽。
吳 | (繼續開幕以前的口角)窮人,窮人,這個年頭,那一個不窮呃,那一個不是窮人呃?白米賣到六十塊錢一擔,豬肉一塊五毛錢一斤,三毛錢一棵白菜,一毛錢一盒洋火。從來沒有聽說過。窮人,窮人,是的,做娘姨的是窮人,做主人的個個是發財的嗎?這個年頭,只有軍閥,只有奸商,沒有良心的人,才會發財呀,我們可不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三間破房子,一個月要四十塊錢的房租。打仗以前,連四塊錢都沒有人要。簡直是硬敲竹杠!這樣的事,才是欺負人的事,這樣的人,才需要旁人去管教管教——(一面說話,一面已折好幾件衣服,說時,目常向楊藐視,他顯然是她管教的對象) |
楊 | (想用兩手掩耳,則無手拿書。不得已,用一手把對著聲浪的一耳掩上) |
吳 | 是的,我用的娘姨是一個窮人,我承認,可是我并沒有欺負她。這樣貴的伙食,她一個人吃三個人的飯,我并沒有扣她的工錢呃。(轉調)打破了我的東西,不賠!還有旁人幫忙,說不應該賠。我倒要聽聽這個大道理。 |
成 | (正當他的朋友預備講道理的時候,從右廂房走出。一手提著一張方凳,一手拿著一盒象棋,走到楊的面前,放下凳子)下棋,下棋。 |
楊 | (放下書本,預備下棋。忽然看了吳一眼,想逃出對于下棋不利的惡劣環境)拿到里面去下好不好? |
成 | (沒有懂得楊的提議的理由)里面很冷,外面有太陽,外面比里面好得多。(剛說完,就看見楊用大拇指向后指指那惡劣環境的產生者,了解了楊的意思)喔!里面和外面一樣!(兩人擺好棋子,開始下棋) |
吳 | (將已經整理過的幾件衣服收進屋去,一會走出,手里拿著一只花瓶)呶,看罷,就是同這個一模一樣的花瓶。還是五年前我從牯嶺避暑回上海的時候在九江買的。他要二十塊錢一對,是我還了六塊錢買下的。用到現在,沒有見打破一點。我因為喜歡它的樣子,才特地當寶貝似的帶在身邊。她把那一只打個粉碎!你說可恨不可恨。現在你就是出十塊錢一只,也沒地方可以買得到。我要她照原價賠我三塊錢,可算是十二分的客氣了。(說著,將寶貝玩賞了一回,順手放在廊上的一張茶幾上。繼續做她未完的工作) |
成 | 老兄,你也應該客氣客氣啊!怎么連將軍①你說都不說一聲! |
吳 | ——現在的三塊錢,值什么?抵不到以前的三毛錢。照道理應該照市價賠我才是。不過我既說了只要她賠我三塊錢,已經說出的話,我不反悔。可是如果連三塊錢都不賠我,那可不行! |
成 | (并非認真的)唉,老楊,我和你賭一個輸贏好不好?這盤棋,如果你贏了,我出三塊錢;如果我贏了,你出三塊錢。贏的錢送給李嫂讓她還債,怎么樣? |
楊 | 李嫂沒有債,我也沒有錢。你是闊人,三塊錢不在乎,我是一個窮光蛋,我的三塊錢用處多得很。(用剛聽到的口吻)這個年頭,自來水筆,賣到六十塊錢一枝,鋼筆頭兩塊錢一打,九毛錢一瓶墨水,一毛錢一只信封。從來沒有聽說過! |
吳 | (得到了一個進攻的機會,回頭向楊)啊,你知道說窮,你也會說你是一個窮人,那么剛才你說的全是廢話!你既知道大家都是窮人,還說什么替窮人想想?你說你是一個窮光蛋,請問現在那一個不是窮光蛋? |
楊 | (被迫抗戰)吳太太,你還要多講嗎? |
吳 | 我為甚不能多講?難道我連在我自己家里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了嗎? |
楊 | (放棄了紙上談兵)好罷,你既要講,我就再和你講好了,你剛才要我講道理,我為省事起見,沒有理會。現在我把這個道理就來講給你聽聽。我們都是窮人,不錯,不過窮人也有窮人的等級。一個用得起娘姨服侍的太太,如果窮的話,是一個高級的窮人;一個服侍太太的娘姨,是一個低級的窮人;像我這樣一個掃地抹桌子要自己動手的窮學生,是一個中級的窮人。如果今天是我這樣一個中級窮人,打破了像你這樣高級窮人的一只花瓶,也許還可以勉強賠得起?,F在不幸得很,打破花瓶的是李嫂,她是你雇傭的一個娘姨,她是一個低級窮人,她賠不起。三塊錢在你不在乎,可以不在乎,在她…… |
吳 | 你這話不通,什么叫做不在乎?…… |
楊 | 不要忙,不要忙,請你讓我把話講完。不在乎,就是說,一桌酒席,一場麻將,一雙絲襪,一瓶雪花膏,…… |
吳 | 廢話。那是我的錢,我愛怎樣花就可以怎樣花,旁人管不著。 |
楊 | 好,好,好,就說是我說錯了,你說對了。就承認這個問題不是在乎不在乎,也不是賠得起賠不起的問題。這正是我要說的話。窮不窮,賠得起,賠不起,講的是一個情,人情之情?,F在我要說的是一個理,事理之理。我們爭的是:一個娘姨打破了主人的一件東西,應該不應該賠償的問題,我的意見是:一個娘姨打破了主人的東西,不應當賠,主人不應該要她賠。完了。 |
吳 | 喔!不應該賠? |
楊 | 不應該。 |
吳 | 花瓶是不是我的東西? |
楊 | 是的。 |
吳 | 是不是李嫂打破的? |
楊 | 是的。 |
吳 | 一個人毀壞了別人的東西,應該不應該賠償? |
楊 | 應該賠償。 |
吳 | 好了,還要說什么? |
楊 | 啊,別忙,別忙,你說的是毀壞了別人的東西,可是你不是別人啊!我問你,李嫂是不是你的傭人? |
吳 | 是的。 |
楊 | 傭人應該不應該替主人做事? |
吳 | 當然。 |
楊 | 你的花瓶臟了,你要不要她替你擦擦? |
吳 | 要她擦擦,是的,可是我沒有叫她打破啊。 |
楊 | 當然你沒有叫她打破。如果是你叫她打破,那就變成執行主人的命令,替主人打破花瓶,那就只有做的快不快,打的好不好的問題,而沒有賠償的問題了。我現在再請問你:從古到今,瓷窯里燒出來的花瓶,少說,也有幾十萬幾百萬。這些花瓶,現在到那里去了?一個花瓶是不是有打破的可能? |
吳 | 有的,誰可以把它打破? |
楊 | 是呀,誰可以把它打破?我請問你。 |
吳 | 花瓶的主人可以把它打破,該有花瓶的人可以把它打破。 |
楊 | 你這就錯了,該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破,因為他沒有打破的機會。動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擦花瓶是娘姨的職務,娘姨是代替主人做事。所以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花瓶的權利,而沒有賠償花瓶的義務。好了,還要說什么? |
吳 | 胡說八道! |
楊 | 胡說八道?我還有話要說,你要聽不要聽? |
吳 | 我不要聽! |
楊 | 你不要聽?沒有關系!我還是一樣的要說。因為你剛才說了半天,你并沒有征求我的同意,你說你在你的家里,有你說話的權利,現在我在我的家里,也有我說話的權利。剛才我說的是理,現在我還要說勢,“理所當然勢所必至”的勢。剛才我聽說,你已毫不客氣的把李嫂的身上都搜過了。一個主人有沒有搜查她雇傭的娘姨的身上的權利,這是一個極嚴重的法律問題,現在且不去說它,你搜查的結果,你發現了她身上只有三毛錢,對不對?現在你要她賠的不是三毛錢而是三塊錢。這三塊錢的巨大賠款你叫她從何而來?所以我勸你…… |
吳 | 那不用你擔心,你等著看好了。 |
成 | 下棋,下棋。 |
(楊就此下臺,回到象棋的戰場,繼續未完的棋局,太太也繼續回到她未完的家事。少停,外邊先傳進一陣敲門的聲音,接著走進一男一女,男的一望而知是一個警察,女的一手提了一個小包袱,從她的可憐神情,也不難猜出,她就是闖了禍的李嫂)
吳 | 啊,警士!你來了,好得很,謝謝你! |
警 | 太太! |
吳 | (放下工作,走到來人的近邊,指著李嫂對警士)她是我雇用的一個娘姨,現在我把她回①了,她就要走。她今天早上把我的一只花瓶打破了,我的花瓶原來是一對,(說著,從茶幾上將另一花瓶拿來做證)請你看一看,她打破了的那一只,同這一只一模一樣。這一對花瓶,是我親自在江西買的,江西是全國出最好瓷器的地方,你知道,原價六塊錢國幣一對,現在要到市上去買,十塊錢一只也買不到?,F在我要她照原價賠我三塊錢國幣,她自己也已經答應了賠我。她要我扣除她的工錢,可是她以前的工錢,我已經都給了她了?,F在我不愿意再用她,因為——因為一對花瓶已經打碎了一只,這剩下的一只,我一時還不想把它打碎。(為謹慎起見,將一時不想打破的花瓶放還到原處)現在我先請問你,她打破了我的東西,應該不應該賠償? |
警 | 是啦嗎。 |
吳 | 好,請你問問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應了愿意賠我? |
警 | (認為用不著問)是啦嗎。 |
吳 | 請你問一問,她是不是答應了賠我三塊錢? |
警 | (向李嫂)你懂嗎?你打碎了主人家的花瓶,太太要你賠她,賠三塊錢國幣,你聽懂了沒有? |
李 | (低頭無言) |
吳 | 好了。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她的身上,她只有三毛錢。現在請你等一等,(向楊看了一眼,走進正房一會,提了一個小包袱走出向警士)這是她的鋪蓋。這條巷子的對面,就是一家當鋪,我請你帶著她把這個鋪蓋拿到那家當去,押三塊錢交給我。 |
楊 | (從蒲團上跳起來)什么?你要押她的鋪蓋! |
吳 | 是的。 |
楊 | (走到吳的面前大有搶奪鋪蓋之勢)豈有此理!你把她的鋪蓋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
吳 | 這是她的鋪蓋,不是你的鋪蓋,與你無關! (轉向警士)警士,請你過來,我指給你看那一家當鋪在那里。(向門走去) |
楊 | (走去攔住去路)不行! |
吳 | 什么叫不行?這是不是你的東西?打破的是不是你的花瓶?我的事要你來管!——先生,請走開,讓我走路! |
成 | (走去把楊拉開)下棋,下棋,下棋,下棋,下棋,下棋。(吳太太、警察、李嫂同走出,楊回到蒲團上,氣得說不出話來) |
成 | (燃著一支香煙,也回到原來的位置,靜默了一會)這盤棋大概是沒有希望下完了罷? (無意的一人代表兩方,進行未完的棋局) |
楊 | (轉過氣來)唉,氣人不氣人?這樣的蠻家伙①,見過沒有?捶她一頓,出出氣,贊成不贊成? |
成 | (似乎經過了一番考慮)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大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 |
楊 | 這樣的女人,除了拳頭的教訓,沒有別的方法,我想給她幾拳,打一個痛快再說。 |
(站了起來,好像真想預備動手的樣子)
成 | (知道這不過只是說說,所以也就隨便應應)不甚贊成。(又走了幾著棋) |
(楊在院子里走來走去,成一人著棋一會,吳從大門走進,面有余怒,進來后,即走進正屋,不久,警察走進,一手提了李嫂的鋪蓋,一手拿了三張紙幣)
警 | 太太! |
吳 | (從屋內走出,看見紙幣,同時也看見了鋪蓋)怎么了? |
警 | 這里是三塊錢國幣,交給你。(呈①上手中的紙幣) |
吳 | (收下應得的賠款)鋪蓋怎么了? |
警 | 是啦嗎,當鋪的少奶奶,給了三塊錢,聽說太太是外省人,她不要李嫂的鋪蓋。 |
吳 | (不甚中聽,趕緊將警察向大門引去)對不住的很,對不住的很,謝謝你,謝謝你。(引著警士一同走出) |
楊 | (向成)你說丟人罷?……這樣的一個無恥的潑婦! |
吳 | (走進,不幸的聽到了對她的批評,向楊)什么?你講什么?你罵人是不是? (向成)成先生,你聽見的,他破口罵人…… |
成 | 對不起,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 |
吳 | (再轉向楊,一逼)你以為我沒有聽見是不是?無恥,我請問你什么叫無恥?(得不到答復)無恥,是的,旁人的事,不用他管,他來多事,才是無恥。一個在背后罵人的人,才是無恥。—— |
楊 | (仍舊無言,一忍) |
吳 | (再逼)——一個大學生,以為了不得,自己說話不通,還想來教訓旁人,自己以為是受過高等教育,開口罵人!潑婦,請問什么叫做潑婦,那一個是潑婦,講啊! |
楊 | (欲言而止者再,再忍) |
吳 | (三逼,轉到楊的面前)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話,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你罵了人你不承認。你罵了人你不敢承認。這才是無恥。是的。無恥!下流!混蛋! |
楊 | (面白手顫,忍無可忍,忽然看到了茶幾上放著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抱在手中,走到吳的面前,雙手將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擲,花瓶粉碎) |
吳 | (血管暴漲,雙手撐腰)你這怎么說! |
楊 | (理缺詞窮,閉緊了嘴唇,握緊了拳頭,沒得說。忽然靈犀①一點,恢復了面色,伸手從衣袋中摸出了三張紙幣,送上)三塊錢——國幣! |
吳 | (事出意外,一時想不出適合環境的言詞。搶了紙幣,握在手內,捏成紙團,鼓著眼,看著對方) |
成 | (危險暴風波渡過,得到了這一場惡斗的結論)和棋。(收拾棋子) |
——幕下
本劇通過抗戰時期后方日常生活中的一樁小事、一場口角,建構了充滿喜劇沖突的結構,這種結構充分體現了丁西林的藝術技巧。
劇中刻薄自私的吳太太是作者著意諷刺的對象。她因傭人李嫂失手打碎了她的一只花瓶,竟然叫警察拿李嫂的鋪蓋去當三塊錢國幣賠她。對大學生楊長雄,作者肯定、贊揚了他的正義感和斗爭精神。但是,又俏皮地揶揄了他的書呆子氣和斗爭方式。另一個大學生成眾在劇中臺詞很少,一共只有四處,但他成為劇中不可缺少的“紐帶”人物。成了整個劇情發展的“標點符號”。因為他是作為一個與楊長雄對照的形象出現的,所以不僅楊長雄的某些心理活動通過和他的對話交代出來,而且隨著劇情的發展,在他冷靜幽默的性格對照下,把楊長雄見義勇為、有正義感、卻容易沖動、不講策略的個性特點,強調得格外鮮明、可愛。而最妙的,是沖突結束時,他那一聲“和棋”,又一針見血十分風趣地比喻了這副兩敗俱傷的喜劇性殘局。
全劇情節發展一氣呵成,跌宕有致。結構極為精致:它只是吳太太和楊長雄的性格的自然成就。吳太太采取攻勢,是扳面子的因素在作祟,是理屈的表現。楊長雄是可愛的愛管閑事的性格。這種性格使不是他的事成了他的事,李嫂反而成為沖突引線和背景。作者在沖突的處理上采取“緊起”、“緊收”方式。此劇從一派爭吵聲中開始的,使得整個舞臺從開幕的一剎那起就異常活躍。作者讓吳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楊長雄一忍、再忍、三忍,空氣異常緊張。最后以楊長雄打碎另一只花瓶后賠錢,在成眾“和棋”聲中,大幕落下。這種結尾,好似交響樂在最強烈的高潮時突然以千鈞之力一下收住,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夢初醒。成眾冒出的一句冷雋含蓄的幽默話,使觀眾緊張的心情頓然一釋,禁不住越想越覺得好笑了。可戲的氣勢并未中斷,在觀眾發笑的同時,又引起觀眾對美與丑的深思。
劇中一對花瓶是極其精巧的中心道具。兩花瓶先后被打碎,李嫂打碎花瓶出于無心,而帶來了賠款的悲慘遭遇;楊長雄砸碎花瓶卻是有意,引起了喜劇的收場。這一構思大大加深了觀眾對悲喜交錯劇情的理解。
該劇不僅具有強烈的動作性和諷刺意味,而且在語言上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幽默感。吳太太蠻橫粗俗的潑婦罵街,楊長雄說理講勢的學生腔,交織成一首不和諧的都市爵士樂,這種環境、對象的差別一經對比強調出來,楊長雄這番“演講”即被敷上了一層喜劇色彩。
注釋
① 將(jiang)軍:動詞,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① 回:辭退;解雇。① 蠻家伙(man jia huo):方言,不通情理的人;不講道理的人。① 呈(cheng):恭敬地送上去。①靈犀(ling xi):犀牛角。古代傳說,犀牛角中有白紋,像一條線,直通兩頭,感應靈敏,所以稱犀牛角為“靈犀”。唐代李商隱詩句“心有靈犀一點通”,比喻心領神會,感情共鳴。這里的“忽然靈犀一點”,是說楊長雄忽然有所省悟,忽然有所發現。

- 《職位 職務》同義詞與近義詞
- 《罪》字義,《罪》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罪》
- 定義說明的寫作手法
- 成語《唯命是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 成語《走馬章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 欺凌的意思,欺凌的近義詞,反義詞,造句
- 張凱新《給自己加油》敘事高中作文
-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 《劉基·犁冥哭寶》注釋,意譯與解說
- 驕奢淫逸·紙醉金迷是什么意思
- 《一貧如洗,四壁蕭然》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 《沉思;深思》同義詞與近義詞
- 《游》字義,《游》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游》
- 奇肱飛車是什么意思
- 重慶小伙植樹成為“林老板”
- 友愛詞義,友愛組詞,友愛造句
- 《省 省份》同義詞與近義詞
- 《亮;亮堂;明亮》同義詞與近義詞
- 備課的離合詞含義解釋,備課的離合詞用法
- 《敗類 丑類》同義詞與近義詞
上一篇:《沈從文·丈夫》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