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說·世說新語·過江諸人言語門》原文、賞析、鑒賞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 “風(fēng)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
西晉王朝在內(nèi)亂與外患交并發(fā)生的情況下覆亡了。東晉王朝是個偏安江南的小朝廷,由于東晉王朝的南遷,北方不少士族也遷居到江南地區(qū)。面對著神州陸沉、祖國山河殘破的局面,有的枕戈待旦,志欲北伐,有的對不思振拔的東晉朝廷失去信心,作無可奈何的哀嘆。過江諸人“新亭對泣”的故事,正反映了士族階層的人兩種不同的心態(tài)。
本篇開頭幾句描寫了“過江諸人”、“相邀新亭、藉卉飲宴”的場面?!靶峦ぁ痹诮衲暇┦心辖迹龂鴷r吳國所筑,地近江濱,依山為城壘,為軍事和交通重地,東晉時為士族游宴之所。這則故事主要部分記述了兩個人物面對此情此景所發(fā)生的不同感慨,這兩種感慨都有代表性, 因此都有典型性。文中的周侯即周顗, 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七十里)人,元帝時曾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官至尚書左仆射,后為王敦所殺(見《晉書》本傳)。 周顗有感于北土淪陷, 神州陸沉, 雖在良辰美日, 與朋輩坐在草地上飲宴也感到乏味,故而發(fā)出深沉的嘆喟:“此地的風(fēng)景與故都洛陽沒有什么不同,只是眼前的山河已不是昔日的山河了?!边@種感嘆在當(dāng)時是很有普遍性的,也很容易引起過江諸人共鳴,大家聽了他的話都“相視流淚”。為什么說洛陽的風(fēng)景與南京沒有什么不同呢?關(guān)于這一點周密解釋得很好,他說:“風(fēng)景不殊,舉目有山河之異,此江左新亭語,尋常讀去,不曉其語。蓋洛陽四山圍,伊、洛、瀍、澗在中。時建康亦四山圍,秦淮直其中,故云耳。所以李白詩曰‘似洛陽多’。許渾詩云‘只有青山似洛中’?!泵靼琢恕帮L(fēng)景不殊”的含蘊,便可體會周顗等人對故都洛陽的懷念,對淪陷區(qū)父老的懷念,對山河破碎的感慨,這兩句話寄情遙深, 語言是凄婉的。王丞相的幾句話, 卻與周顗大不相同。他不愿聽消極的感慨和泄氣的話,所以怫然變色說:“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這位王丞相即王導(dǎo),字茂弘,臨沂(今山東臨沂)人,過江后曾官至丞相,他的家族,是東晉著名的士族,與謝氏家族并稱“王謝”兩大家?!俺簟币痪洌谩蹲髠鳌こ晒拍辍返牡涔剩骸皶x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系者誰也?’有司對曰: ‘鄭人所獻楚囚也。’”后來常用楚囚指被俘和窘迫無計的人。王丞相的幾句話, 可謂激昂慷慨, 與周顗大不相同,他在激勵過江諸人共同努力匡扶晉室,光復(fù)神州,不必像楚囚一樣相對流淚。他的地位較高,又有力圖收復(fù)舊日山河的雄心,這幾句話較符合他的身份與思想。
這則小說只用人物短短的幾句話,便把人物的風(fēng)神氣度和精神境界勾勒出來,語言有傳神寫照的作用。篇中人物的語言,既是個性化的, 又具有典型意義。周顗的話典型性更強, 反映了許多過江人士的心態(tài),故容易引起眾人的共鳴。王導(dǎo)的話,富有積極進取精神,又深刻雄豪。作者僅客觀記述他們的語言,對他們的話沒有任何評價,應(yīng)當(dāng)說: 周、王二人的話語,都是名言警句。小說離不開人物描寫,但語言卻至關(guān)重要,因為小說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shù)。本篇的成功,全在語言上。魯迅先生說《世說新語》“記言則玄遠冷俊,記行則高簡瑰奇”(《中國小說史略》)。本篇在語言上也體現(xiàn)了“玄遠冷俊”的特點。
上一篇:《明代文學(xué)·方孝孺·越巫》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xué)·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