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guó)六朝文學(xué)·江淹·別賦》原文、賞析、鑒賞
黯然銷魂者〔2〕,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guó)〔3〕,復(fù)燕宋兮千里〔4〕。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fēng)兮暫起〔5〕。是以行子腸斷〔6〕,百感凄惻〔7〕。風(fēng)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8〕。舟凝滯于水濱〔9〕,車逶遲于山側(cè)〔10〕。棹容與而詎前〔11〕,馬寒鳴而不息〔12〕。掩金觴而誰御〔13〕,橫玉柱而沾軾〔14〕。居人愁臥〔15〕,怳若有亡〔16〕。日下壁而沉彩〔17〕,月上軒而飛光〔18〕。見紅蘭之受露〔19〕,望青楸之離霜〔20〕。巡層楹而空掩〔21〕,撫錦幕而虛涼〔22〕。知離夢(mèng)之躑躅〔23〕,意別魂之飛揚(yáng)〔24〕。
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25〕。至若龍馬銀鞍〔26〕,朱軒繡軸〔27〕,帳飲東都〔28〕,送客金谷〔29〕。琴羽張兮簫鼓陳〔30〕,燕趙歌兮傷美人〔31〕。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32〕。驚駟馬之仰秣〔33〕,聳淵魚之赤鱗〔34〕。造分手而銜涕〔35〕,感寂寞而傷神〔36〕。
乃有劍客慚恩〔37〕,少年報(bào)士〔38〕,韓國(guó)趙廁〔39〕,吳宮燕市〔40〕。割慈忍愛〔41〕,離邦去里〔42〕。瀝泣共訣〔43〕,抆血相視〔44〕,驅(qū)征馬而不顧〔45〕,見行塵之時(shí)起〔46〕,方銜感于一劍〔47〕,非買價(jià)于泉里〔48〕。金石震而色變〔49〕,骨肉悲而心死〔50〕。
或乃邊郡未和〔51〕,負(fù)羽從軍〔52〕;遼水無極〔53〕,雁山參云〔54〕。閨中風(fēng)暖〔55〕,陌上草熏〔56〕;日出天而曜景〔57〕,露下地而騰文〔58〕。鏡朱塵之照爛〔59〕,襲青氣之煙煴〔60〕。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
至如一赴絕國(guó)〔61〕,詎相見期〔62〕?視喬木兮故里〔63〕,決北梁兮永辭〔64〕。左右兮魂動(dòng)〔65〕,親賓兮淚滋〔66〕。可班荊兮贈(zèng)恨〔67〕,唯罇酒兮敘悲〔68〕。值秋雁兮飛日〔69],當(dāng)白露兮下時(shí)〔70〕。怨復(fù)怨兮遠(yuǎn)山曲〔71〕,去復(fù)去兮長(zhǎng)河湄〔72〕。
又若君居淄右〔73〕,妾家河陽〔74〕。同瓊珮之晨照〔75〕,共金爐之夕香〔76〕。君結(jié)綬兮千里〔77〕,惜瑤草之徒芳〔78〕。慚幽閨之琴瑟〔79〕,晦高臺(tái)之流黃〔80〕。春宮閟此青苔色〔81〕,秋帳含茲明月光〔82〕。夏簟清兮晝不暮〔83〕,冬釭凝兮夜何長(zhǎng)〔84〕!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shī)兮影獨(dú)傷〔85〕。
倘有華陰上士〔86〕,服食還山〔87〕,術(shù)既妙而猶學(xué)〔88〕,道已寂而未傳〔89〕。守丹灶而不顧〔90〕,煉金鼎而方堅(jiān)〔91〕。駕鶴上漢〔92〕,驂鸞騰天〔93〕。蹔游萬里〔94〕,少別千年〔95〕。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96〕。
下有芍藥之詩(shī)〔97〕,佳人之歌〔98〕,桑中衛(wèi)女,上宮陳娥〔99〕。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100〕,傷如之何!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101〕,明月白露,光陰往來〔102〕。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103〕,有別必怨,有怨必盈〔104〕,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105〕。雖淵、云之墨妙〔106〕,嚴(yán)、樂之筆精〔107〕,金閨之諸彥〔108〕,蘭臺(tái)之群英〔109〕,賦有凌云之稱〔110〕,辯有雕龍之聲〔111〕,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112〕!
〔1〕本賦是江淹的代表作,通過各種不同類型人物離別的描寫,以展現(xiàn)離情別緒的黯然銷魂。賦作抒情氣氛濃厚,有很強(qiáng)的感染力。江淹(公元444~505),字文通,濟(jì)南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早年即有文名。歷仕宋、齊、梁三朝,梁時(shí)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早年詩(shī)作多模擬前人,少獨(dú)創(chuàng)性,而抒情賦有較高成就。晚年文學(xué)才思衰退,時(shí)人謂之“江郎才盡”。
〔2〕黯(an)然:心神沮喪的樣子。銷魂:?jiǎn)驶曷淦恰?br>
〔3〕況:比方。秦吳:皆古國(guó)名。秦,在今陜西一帶。吳,在今江浙一帶。絕國(guó):相隔極遠(yuǎn)的國(guó)家。
〔4〕燕宋:皆古國(guó)名。燕,今河北一帶。宋,今河南一帶。
〔5〕“青苔”二句:意思是說春秋兩季別恨尤覺凄切。始,初。乍,剛,初。
〔6〕是以:因此。行子:出門旅行的人。
〔7〕凄惻:哀傷。
〔8〕漫漫:無邊的樣子。奇色:奇特的色彩。
〔9〕凝滯:滯留。水濱:水邊。
〔10〕逶遲:緩慢行進(jìn)的樣子。
〔11〕棹(zhao):槳。容與:從容閑適的樣子。這里指船蕩漾不前。詎:豈。
〔12〕寒鳴:凄慘的鳴叫。
〔13〕掩:蓋,覆。觴:酒杯。御:進(jìn)。
〔14〕橫:橫放,這里引申為擱置不用的意思。柱:琴瑟上系弦之木,代指瑟、箏一類的樂器。沾軾:眼淚灑在車軾上。軾:古代車上扶手的橫木。
〔15〕居人:留在家里的人,與上“行子”相對(duì)。
〔16〕怳若有亡:恍然若有所失。怳,“恍”的異體字。亡,失。
〔17〕“日下”句:是說日光斜照,順壁下移,最終隱沒。沉彩,隱沒了光輝。
〔18〕“月上”句:是說月亮升上樓頭,傾瀉著清輝。軒,樓宇的欄桿。
〔19〕紅蘭:蘭至秋天顏色變紅。
〔20〕楸(qiu):一種可供觀賞的落葉喬木。離:同“罹”,遭受。
〔21〕巡:巡行。層楹(ying):高大的柱子,這里指高大的房屋。
〔22〕錦幕:有彩色花紋的帷帳。
〔23〕離夢(mèng):與下句“別魂”均指行子的夢(mèng)魂。躑躅(zhi zhu):徘徊不進(jìn)的樣
子。
〔24〕意:意度,推想。飛揚(yáng):指神魂不定。
〔25〕“故別”二句:雖然同為離別之情,但離別的種類卻千差萬別。一緒:同一種情緒。族,類。
〔26〕龍馬:高大的駿馬。銀鞍:鑲銀的鞍子。
〔27〕朱軒:紅色的車子。繡軸:彩飾的車軸。與上句“龍馬銀鞍”均為形容達(dá)官貴人車馬的華麗。
〔28〕帳飲:置帷帳于郊外設(shè)宴餞別。東都:長(zhǎng)安東都門。
〔29〕金谷:西晉石崇的別墅金谷園。當(dāng)時(shí)石崇常與貴客帳飲于此。
〔30〕羽: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張、陳:排列,演奏。
〔31〕燕趙:皆古國(guó)名。燕趙在今河北一帶。古代有“燕趙多佳人”的說法,所以這里的燕趙指佳人。
〔32〕“珠與”二句:無論暮秋或上春,樂伎都打扮得嬌艷華麗。珠、玉、羅、綺,都指樂伎的穿戴裝飾。暮秋,深秋。上春:初春。
〔33〕驚:驚異,使動(dòng)用法。仰秣(mo):指馬驚奇、高興得仰起頭來停止吃草料。據(jù)《韓詩(shī)外傳》載,古代有名的琴師伯牙—鼓琴,其美妙的聲音能使六馬仰秣(一說四馬,見《淮南子·說山訓(xùn)》)。秣:喂馬的草料。
〔34〕聳:驚動(dòng),使動(dòng)用法。淵:深水。鱗:指魚。據(jù)《韓詩(shī)外傳》載,古代的瓠巴鼓瑟能使深藏水底的魚都跳出水面來聆聽。
〔35〕造:到。銜涕:含淚。
〔36〕“感寂寞”句:感受到別離將造成的寂寞而心神傷痛。
〔37〕慚恩:慚愧于未能報(bào)答知遇之恩。
〔38〕報(bào)士:勇于報(bào)仇之士。
〔39〕韓國(guó):指戰(zhàn)國(guó)時(shí)聶政替嚴(yán)仲子報(bào)仇,刺死韓國(guó)宰相俠累一事。趙廁:指戰(zhàn)國(guó)時(shí)豫讓為替智伯報(bào)仇,埋伏在廁所里行刺趙襄子一事。
〔40〕吳宮:指春秋時(shí)專諸替吳公子光刺殺王僚一事。燕市:指荊柯在燕國(guó)的街市上與好友高漸離飲酒高歌、后替燕太子丹謀刺秦王不成被害一事。
〔41〕割慈忍受:指與父母妻子訣別。慈,指父母。愛,指妻子。
〔42〕邦:國(guó)。里:鄉(xiāng)里。
〔43〕瀝泣:灑淚。訣:永別。
〔44〕抆(wen)血:擦拭血淚。實(shí)與上句的“泣”都指眼淚。
〔45〕不顧:不回顧。
〔46〕行塵:車馬揚(yáng)起的灰塵。
〔47〕銜感于一劍:感激知遇之恩,決心仗劍相報(bào)。
〔48〕買價(jià):換取聲價(jià)。泉里:黃泉之下,指死。〔49〕金石:鐘磬一類樂器。色變:面色改變。
〔50〕骨肉:親人。心死:心破碎的意思,這里形容極度的悲痛。
〔51〕邊郡未和:指邊境有戰(zhàn)事。
〔52〕負(fù)羽:背箭。
〔53〕遼水:今遼河。無極:無邊。
〔54〕雁山:即今山西境內(nèi)的雁門山。參云:高聳入云。
〔55〕閨:內(nèi)房。
〔56〕陌:田野中的道路。熏:香氣。
〔57〕曜(yao)景:閃耀光輝。
〔58〕“露下”句:露珠在陽光下閃耀著美麗的色彩。
〔59〕鏡:照。名詞用作動(dòng)詞。朱塵:紅色的灰塵。照爛:明亮輝耀的樣子
〔60〕襲:撲,侵。青氣:春天的暖氣。煙煴(yin yun):天地間的蒸氣,這里是氣盛的意思。
〔61〕絕國(guó):絕遠(yuǎn)的國(guó)度。
〔62〕詎:豈。期:日子。
〔63〕喬木:高樹。故里:故鄉(xiāng)。
〔64〕決:通“訣”,別。辭:告辭。
〔65〕魂動(dòng):心魄震動(dòng)。
〔66〕親賓:親戚朋友。滋:濕。
〔67〕可:當(dāng),正。班荊:鋪設(shè)柴木而坐。贈(zèng)恨:互相訴說別離的悵恨。
〔68〕罇:同“樽”,酒器。
〔69〕值:正當(dāng)。
〔70〕白露:秋露。
〔71〕遠(yuǎn)山曲:遠(yuǎn)山曲奧之處。
〔72〕湄:水邊。
〔73〕淄:淄水。
〔74〕河陽:黃河之北。
〔75〕瓊珮:美玉刻的佩帶飾物。晨:早晨。照:照鏡。
〔76〕“金爐”句:傍晚在爐香中共坐。香,爐香。
〔77〕結(jié)綬:指出仕。綬,官印上所系的絲帶。
〔78〕瑤草:香草,比喻居家少婦。
〔79〕“幽閨”句:深閨中雖有琴瑟,也無心彈奏,深感愧對(duì)。幽閨,深閨。
〔80〕“晦高臺(tái)”句:高臺(tái)上的黃色帷幕失去了光彩。晦,晦暗。流黃,黃色的絲織帷幕。
〔81〕“春宮”句:庭院關(guān)閉著春色。春宮,指庭院,少婦居處。閟(bi),掩閉。
〔82〕“秋帳”句:秋帳上映照著明月的光輝。含:映照。
〔83〕簟(dian):竹席。清:清涼。
〔84〕釭 (gang):燈盞。凝:昏沉無光的樣子。
〔85〕“織錦”二句:傳說前秦苻堅(jiān)時(shí),竇滔悅寵姬而冷落妻子蘇蕙。蕙織錦為回文,敘述自己的思念和愛情,使竇滔受到感動(dòng)。這就是有名的回文詩(shī)。
〔86〕倘有:或有。華陰:今陜西華陰。據(jù)《列仙傳》說,古時(shí)魏人修芊在華陰山下石室中得道成仙。上士:得道之人。
〔87〕服食:道家服丹藥以求長(zhǎng)生,名為服食。
〔88〕術(shù):道術(shù)。妙:奧妙。
〔89〕道:道行。寂:靜,這里形容道行已深。未傳:未得真?zhèn)鳌?br>
〔90〕丹灶:道士煉丹的灶。不顧:指不顧人世。
〔91〕金鼎:道士煉丹的鼎。方堅(jiān):其意志正十分堅(jiān)決。
〔92〕漢:河漢,天河。
〔93〕驂(can):一車駕三馬。鸞:青鳳。
〔94〕蹔游萬里:一會(huì)兒就可游行萬里。蹔:同“暫”。
〔95〕少別千年:天上少別,人世間已是千年。
〔96〕謝:辭別,辭謝。依然:依戀的樣子。
〔97〕下:指人間,與上段成仙道士相對(duì)而言。芍藥之詩(shī):《詩(shī)經(jīng)·鄭風(fēng)·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zèng)之以芍藥。”這是一首戀詩(shī)。芍藥:一種香草,古代把它作為男女愛情的象征。
〔98〕佳人之歌:《漢書》載漢武帝時(shí)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指男女間的戀歌。
〔99〕“桑中”二句:《詩(shī)經(jīng)·鄘風(fēng)·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桑中、上宮,均指男女幽會(huì)的地方。衛(wèi)女、陳娥,泛指戀愛中的少女。
〔100〕南浦:《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后因以南浦指代男女話別之地。
〔101〕珪:一種上方下尖的玉器。
〔102〕光陰往來:指季節(jié)的變換,時(shí)光的流逝。
〔103〕“是以”二句:所以離別的情況種種不一,離別的原因各式各樣。方,情況。定,一定,確定。理,原因。名,種類。
〔104〕盈:滿。
〔105〕心折骨驚:即心驚骨折,形容別情之苦深入骨髓。
〔106〕淵:西漢王褒,字子淵。云:西漢揚(yáng)雄,字子云。二人均為著名辭賦家。墨妙:文章高妙。
〔107〕嚴(yán):西漢嚴(yán)安。樂:西漢徐樂。二人均是漢武帝時(shí)有名文人。筆精:文章精美。
〔108〕金閨:指漢長(zhǎng)安金馬門,為著作之庭,文人每待詔于此。彥:士的美
稱。
〔109〕蘭臺(tái):漢宮廷中藏書、編寫書的地方。
〔110〕“賦有”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然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
〔111〕雕龍:比喻文詞美妙,好像雕鏤龍文。語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112〕“誰能”二句:是說才能縱如淵、云、嚴(yán)、樂等,誰又將離情別緒完全表達(dá)出來呢!
離愁別緒本為傳統(tǒng)題材,本篇卻能寫得別致新穎。其最突出的藝術(shù)成就,是借環(huán)境描寫精確地刻畫離人的心理感受。對(duì)于不同類型的離人,或正面渲染,或反面襯托,或以物喻人,或借用典故,有針對(duì)性地予以概括和刻畫,從而使各種心態(tài)畢現(xiàn)。本篇語言富麗、整飭,又無宮體賦那樣的輕靡放蕩,是中國(guó)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極富詩(shī)情畫意的抒情文字。
上一篇:《郭沫若·鳳凰涅槃》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先秦文學(xué)·《荀子》·勸學(xué)(節(jié)選)》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