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泱泱大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的古國屹立于東方。如今的中國繁榮昌盛,而中國式暴露了一些問題。
近期,中國式成為熱詞。中國式的調侃的出現反映我們對中國禮儀的自嘲和質疑。無論是“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插隊”,亦或是“中國式教育”,“中國式思維”。這些都說明真實的國民素質問題。這種持續而來的調侃,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的社會文化。我們應該正視陋習,謀求秩序重建的訴求。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節。國家的富強自然造成了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幸運的是,我們正處于新舊交替的節點,充當著歷史的見證人。
可話說回來,“中國式”的標簽其實未嘗不可以有,我們討論的目的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去標簽化,而是希望“中國式”的標簽別再總淪為中國病、中國問題的代名詞,而希望其所擔當的“式”的象征意味,能當之無愧地頂起大國風范,能順理成章地展現權威莊重,能更多地彰顯一個國度的魅力感與先進性,能更多地傳遞正能量……
如今中國式過馬路正在整治,中國式教育不斷改革,這些中國式問題逐漸消失。而我們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速度震撼世界,中國質量大幅提升,中國夢逐漸實現,中國創造獨步全球,中國信心傳承文化,中國力量鏗鏘有力。這些最美中國式提體現了大國風范,使我們看到祖國的繁榮富強,新時代的進步。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個個體奮斗的結果。是13億多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朝著共同的夢想和希望不斷努力,迸發出的智慧和力量。這些中國式使我們看到中國式的轉變。
面對中國式的不斷轉變,我們應該從調侃中吸取教訓,不斷改變;從發展中吸取經驗,努力奮斗。不論是國民還是當政者,都要勇于為注入新的“中國式”內涵而謀變。盼未來的“中國式××”,不再代表落后與負面,而是成為先進、正能量、國家魅力的代名詞。
但愿,不久的將來,在“中國式”的符號意義里,有的是國人的驕傲與自豪,是國家文明進步的榮光。而所有這些的實現,公民文明意識的覺醒和“個人式”的整體改觀當是最迫切、最必要的前提。讓我們洗凈不良習慣的污濁,為做文明出彩的中國人而不斷努力吧!
上一篇:李悅淇《中國寶藏》高中作文
下一篇:張皓南《中國式》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