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殘煨芋是什么意思
[出處]唐·袁郊《甘澤謠》。 [釋義]天寶初年,懶殘和尚在衡山寺當雜役,他每天吃眾僧吃剩下的飯食。由于他生性懶惰而且又吃殘剩的飯食,所以人稱他為懶殘。當時鄴侯李泌在衡山寺讀書,觀察懶殘和尚的行為后,認為他不是尋常之人。聽他半夜誦經的聲音,響徹山林之間,誦經聲先是悲凄,轉而為喜,想他一定是位被貶謫到人間的神仙。于是李泌半夜前去拜訪,報門行禮后,懶殘又罵又唾,李泌恭敬如初。懶殘在牛糞火中燒竽頭,燒熟后取出來吃,好半天才讓李泌坐下,然后把吃剩的半只芋頭給李泌吃。李泌接過來吃完后拜謝懶殘。懶殘對李泌說:“以后言詞謹慎些,去做十年宰相吧。”后來李泌果然做了十年宰相。 [用法]指求取功名或者與僧人交往。 [常用形式]分芋 衡山芋 懶殘芋 十年相 煨芋 煨芋師 問懶殘 芋火 芋火對懶殘 山中煨芋 煨芋頭 煨芋火 [例]“柔櫓一聲尖夢覺,任荒雞,促舞三家店。分芋事,久無驗。”(清·黃景仁《貂裘換酒》)|“中國舊小說里就時常有深山古寺,老僧擁絮煨芋,向熱中名利的來客談禪的場面。”(葉靈鳳《芋乸芋仔》)
上一篇:懸梁苦讀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戴盆望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