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李夢陽·秋望》原文、賞析、鑒賞
黃河水繞漢宮墻〔2〕,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濠追野馬〔3〕,將軍韜箭射天狼〔4〕。黃塵古渡迷飛挽〔5〕,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朔方多勇略〔6〕,只今誰是郭汾陽〔7〕?
〔1〕此詩又題作《出使云中》,就詩的風格看,當屬作者前期的作品;雖未收入自編的《空同集》,但它卻是明詩中的上乘之作。 李夢陽(公元1473~1530),字獻吉,號空同子,甘肅慶陽人。家世寒微,祖輩經商致富。弘治六年進士,多次因與權宦、皇戚作對入獄,官戶部郎中時參與彈劾劉瑾被下獄幾死。劉瑾伏誅后任江西提學副使。 當明代詩壇臺閣體盛行時,他與何景明等并稱為“前七子”,以復古為解放,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想借復古以恢復文學的生機,用古典的“高格”取代“臺閣體”的官樣文章,起了轉移文風的作用,但由復古而擬古,又產生了不良影響。 本詩選自《明詩別裁集》。
〔2〕漢宮墻:指長安城。
〔3〕客子:離家在外的人。濠:一本作“壕”,相通,這里指護城河。野馬:《莊子·逍遙游》曰“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指天地間浮動的游氣,草澤中的游氣奔騰猶如野馬。
〔4〕韜:一本作“弢”,箭袋。 韜箭,猶弓箭。 射天狼:語出楚辭《九歌·東君》:“舉長矢兮射天狼”。天狼,星座名,古人認為天狼星代表貪殘侵略。射天狼意為反擊侵略者。
〔5〕飛挽:飛快行駛的車,這里指軍用運輸車。
〔6〕朔方:漢代朔方郡,其地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7〕郭汾陽:郭子儀,曾任朔方鎮節度使,平安史之亂有功,封為汾陽王。
本詩雖擬唐邊塞詩,所作確有“古格”。意境開闊,雄渾豪健,慷慨悲涼,沉郁的心思與蠻荒的意象交融在一起,頷、頸兩聯確可媲美漢唐高手。有明一代,邊患不斷,有識之士均有家國之憂慮,作者以浩蕩的黃河和古遠的宮墻起調,以“追野馬”、“射天狼”,隱喻邊防的憂患,末聯為國家呼喚反侵略、安定天下的名將,具有現實感,全詩大氣磅礴。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李煜·破陣子[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明代文學·何景明·答望之》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