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李煜·破陣子[1]》原文、賞析、鑒賞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2],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3〕,幾曾識干戈?〔4〕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5〕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6〕
〔1〕《破陣子》詞調,唐教坊曲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一名《十拍子》。李煜這首詞,也是他的晚期作品,大約作于公元975年被俘之后。
〔2〕四十年來家國:南唐自公元937年開國,到李煜作這首詞時,將近40年。三千里地山河:《南唐書·建國譜》記南唐“共三十五州之地,號為大國”。三千,言疆土廣大。
〔3〕鳳閣龍樓:帝王宮殿的建筑,樓閣雕龍飾鳳。玉樹瓊枝:指奇花異草。煙蘿:草木茂盛煙聚蘿纏的景象。
〔4〕干戈:古代兵器名,代指戰爭。李璟、李煜父子二人相繼做了幾十年風流皇帝,雅好文學創作,不懂得軍事,不愿意打仗。李璟在后周強兵壓境時向后周納貢稱臣,李煜在趙宋強大時向趙匡胤納貢稱臣,他們害怕戰爭,但求茍且偷安維持現狀。
〔5〕臣虜,罪臣俘虜。沈腰,《南史·沈約傳》記沈約以書陳情于徐勉,“言已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欲謝事求歸老之秩”。后乃以“沈腰”代指人憔悴衰損,腰肢瘦減。潘鬢,潘安《秋興賦序》說:“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二毛,即頭發花白。后乃以“潘鬢”代指多愁善感而未老白頭。
〔6〕辭廟:拜辭宗廟。倉皇:形容他辭廟時的情態。教坊:管理宮廷音樂歌舞的官署。宮娥:宮女。
這首詞描述作者由帝王淪為臣虜的巨變中的哀傷、痛心和悔恨。四十年社稷,三千里江山,華麗的宮殿和美好的生活,一切都失去了,“幾曾識干戈”一個問句,表白了他對往昔留戀、痛心和悔恨。下片抒寫作俘虜后的愁苦、憔悴、衰損,而最讓他悲傷痛苦的是永離故國的那一時刻:倉皇辭廟、教坊離別歌更使他痛心,因為從此以后,宗廟再也不會有人祭祀了,他也失去了一切,包括教坊和宮娥,他只有揮淚以對了。
上一篇:《四、小說·世說新語·石崇王愷汰侈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明代文學·李夢陽·秋望》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