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除”是形聲字。小篆從阜(左阝),余聲。隸變后楷書寫作“除”。
《說文·部》:“除,殿陛也。從,余聲。”(除,宮殿的臺(tái)階。從,余聲。)
“除”的本義是宮殿的臺(tái)階。人在拾級(jí)而上的時(shí)候,就意味著舊的一級(jí)過去,迎來新的一級(jí)。故“除”又指除舊更新。還表示過去、盡。如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古代拜官及授予新的官職,也叫“除”。如《漢書·景帝紀(jì)》顏師古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又引申指去掉、清除。如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興利除弊。”
上一篇:《陣》字義,《陣》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陣》
下一篇:《領(lǐng)》字義,《領(lǐng)》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