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杜甫·登高》原文、賞析、鑒賞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2〕無邊落木蕭蕭下〔3〕,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4〕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5〕
〔1〕本篇是杜甫晚年最有名的七律,約作于大歷二年作者羈留夔州之時。舊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是民間習俗,作者獨自登高,就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潦倒的身世之感。
〔2〕“風急”二句:猿嘯哀,長江三峽叢山峻嶺中猿猴凄厲的叫聲。《水經注·山水》引民謠:“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渚,水中小洲。回,回旋。二句描寫秋風急,猿聲哀凄,鳥被大風所吹在沙洲上盤旋。
〔3〕落木:樹木落葉。
〔4〕萬里:指離鄉萬里之遙。常作客:長期在外鄉旅居或寄居。百年:猶言一生,指老年而言。多病:杜甫晚年病多且肺病嚴重。獨登臺:孤獨而無親友相伴登高。
〔5〕“艱難”二句:繁霜鬢,白得像濃霜一樣的鬢角。濁酒,用糯米、黃米釀制的酒,較混濁,是低度酒,價格低廉。李白詩:“金樽清酒斗十千”,濁酒與清酒相對。潦倒,衰頹困頓。二句寫生活艱辛,遭遇坎坷,鬢發已像霜一樣白,潦倒之中唯有借酒澆愁,可是近來又因肺病等不得不停止飲酒,連痛苦都無法排遣了。
詩人晚年潦倒多病,流落天涯,重陽節時登高悲秋,寫詩抒寫身世。前四句寫景,是登臺所聞所見,景中有情。首聯出句是仰望山景,對句是俯視江景,展示的是空廓、寂寥、清白、凄涼的山水畫面,以猿嘯、鳥盤旋為興。頷聯二句仍一句寫山、一句寫江,但攝取的鏡頭是無邊落木和滾滾流水,暗喻生命的短促和大自然的無窮無盡。后四句寫情,頸聯寫現時處境,宋人羅大經評析:“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久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鶴林玉露》)筆力極為精練。末聯寫現時的愁恨:生活艱辛,遭遇坎坷,是一苦;鬢發繁霜,生命無多,是二苦;潦倒困頓,是三苦;惟酒澆愁又不能飲酒,是四苦。十四字寫出四苦,感情層層加深,又情中有景。首句起韻,四聯俱對仗,而對偶精確,在七律中稀見。《杜詩鏡詮》說:“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律詩第一。”明胡應麟則曰:“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詩藪》)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李白·登金陵鳳凰臺[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曹操·短歌行(其一)》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