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木蘭》詠木蘭花詩鑒賞
李商隱
二月二十日,木蘭開坼初。
初當新病酒,復自久離居。
愁絕更傾國,驚新聞遠書。
紫絲何日障,油壁幾時車?
弄粉知傷重,調紅或有余。
波痕空映襪,煙態不勝裾。
桂嶺含芳遠,蓮塘屬意殊。
瑤姬與神女,長短定何如?
長安令狐楚家庭園極為繁華,而木蘭花之盛更馳譽于士大夫之間。白居易就有《題令狐家木蘭花》詩:“膩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后來韋莊還寫過《令狐亭絕句》,想象令狐家亭園景色:“若非天上神仙宅,須是人間將相家。想得當時好煙月,管弦吹殺后庭花。”李商隱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又與其子令狐绹有舊交,登門造訪,詠物寓懷,寫下了這首詩,寓意令狐绹。
詩的開頭兩句:“二月二十二,木蘭開坼初。”首先點明了木蘭開花之時。此處的“二月二十二”寓意令狐绹在大中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正式拜中書舍人。芳草美人以比君子,這是李商隱詩作常用之法。
接下二句:“初當新病酒,復自久離居。”這是敘述自己看到木蘭開花時的感受。長安早春,寒意未盡,桃未芬芳杏未紅,而木蘭則率先開花。你看它,枝頭沒有綠葉,似乎仍沉睡在清寒之中。可它那細枝上卻吐出冰清玉潔的白色花朵,嬌艷嫵媚,十分動人。詩人初看起來似乎不大相信,是不是我剛剛酒醉,看花眼了? 頭腦一冷靜下來,喔! 明白了,原來是久違了,去年木蘭花期過后,經歷了一夏,一秋,一冬,時間是夠長的了,所以才有“相望驚初見”的感覺。
五、六兩句:“愁絕更傾國,驚新聞遠書。”進一步寫自己看花時的情緒。“傾國”一詞以美人比木蘭花,極言其美。漢李延年《佳人歌》中說:“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若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商隱“才自清明志自高”無奈“生于末世運偏消”(《紅樓夢》),晚唐腐敗的政治,紊亂的朝政,朋黨的交爭,使他懷才不遇,屢受挫折,此時正當“憂讒畏譏”(范仲淹《岳陽樓記》)的“愁絕”之時,忽見木蘭花開了,它那傾國傾城之色確實給詩人凄涼的心境帶來一點慰藉。何況就在這驚新嘆美之時,遠方又另外傳來令詩人興奮的消息,舊交令孤绹拜中書舍人。這兩句詩,純用比興,以目遇木蘭傾國之色,驚嘆此花之新美,引出令狐绹高升的消息,加重了色彩和氣氛,透露出詩人心中的喜悅。似乎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眼前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現了光明的境界。
七、八兩句:“紫絲何日障,油壁幾時車?”明里寫木蘭,暗里則含干謁之意。《世說新語》一書寫王愷“作紫絲布步障,碧綾裹四十里。”言其奢華。古辭《蘇小小歌》中有“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鬃馬”句。木蘭花正處于嬌美動人的盛時,幾時用紫色絲障把它圍裹起來?那富態高貴的美人又何日來此賞花呢?此聯以美人比君子(令狐绹),以木蘭花自比,干謁求薦之意顯露出來了。
九、十兩句“弄粉知傷重,調紅或有余”明寫木蘭花之色,暗則向令狐绹陳情;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寫東家之女的美艷時說她“若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此處“傷重”即太白,“有余”即太赤之意。木蘭花瓣頂端白又帶微綠,所以如果施粉那就不合本色,顯得太白了。而其花瓣底部又略帶微紅,因此再施朱自然太紅,也不合其本色了。它就象宋玉所說的“東家之子”一樣,不能再施粉或涂朱了。詩人的本意是向令狐绹說明:自己的才華對他來說有如弄粉調紅,未必有當,還要由他明鑒。
十一、十二兩句:“波痕空映襪,煙態不勝裾。”寫木蘭花之態,實則以花自況。曹植《洛神賦》中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三輔黃圖》中又寫道:“每輕風時至,飛燕殆欲隨風入水,帝以翠縷結飛燕之裾。”詩人化用這些文句意在表現木蘭花輕盈之態:在東風的輕輕吹拂下,木蘭花那晶瑩的花朵微微晃動,好似洛神女的凌波微步,它那輕盈的體態更如飛燕一般,實在嬌美極了。但更深一層的意思卻是自況自己才華之美,以求令狐绹予以引薦。
十三、十四兩句:“桂嶺含芳遠,蓮塘屬意疏。”明里寫木蘭花與桂花和蓮花的關系,實際上則寓意詩人自己和令狐綯的微妙關系。木蘭花開得很早,二、三月便芬芳吐艷了,因此八月里才開的桂花自然“含芳遠”了,詩中明以“桂嶺”言地域之遠,寫木蘭與桂花在空間上的距離,實際也包括時間上的距離。同時,木蘭生在陸地,蓮花長在池塘,二者處境不同,開花異時,因此自然又“屬意疏”了,不過這些都是字面上的意思。實際上詩中的“桂嶺”指桂州鄭亞幕府,“蓮塘”指令狐绹的府第。李商隱曾入桂管鄭亞幕府,并被署為昭州太守。鄭亞屬李黨,令孤绹為牛黨,李商隱與李黨親近并受其重用,便使自己與令狐绹之間已有的隔閡更加深了。令狐绹從此對他更加疏遠了,這是詩人心中的隱憂。
詩的最后兩句:“瑤姬與神女,長短定何如?”明里寫瑤姬神女各有其美,不可軒輊,暗里則是陳情表態,向令狐絢說明自己的隱衷。《集仙傳》中載:“云華夫人名瑤姬,王母第二十三女,嘗游東海,過巫山,授禹上清、寶文、理水三策。”宋玉《神女賦》中寫神女“秾不短,纖不長。”瑤姬神女各標風韻,“纖秾得衷,修短合度”(曹植《洛神賦》),何者為優呢?詩人沒有回答。其實這是詩人借此自陳對牛李黨爭的態度:既不愿卷入其中,更不愿妄斷兩方之長短是非。這兩句詩與前面“桂嶺”句和“蓮塘”句緊密相連,前者表明自己心里的苦悶和憂思,后者是進一步申訴自己對黨爭的態度,以求令狐绹諒解。
這首詩的突出特點在于借物寓意,微妙婉約,蘊藉含蓄。朱長孺在《李義山詩集序》中說:“古人之不得志于君臣朋友者,往往寄遙情于婉孌,結深怨于蹇修,以序其忠憤無聊,纏綿宕往之致。”李商隱此詩正以此見長。所以周振甫先生說:“這首詠物詩,借物寓意,句句寫木蘭花,又句句有含意,不黏不脫,不黏是不黏著在物上,有寓意;不脫是不脫離物。”(《李商隱選集》)。這個評論是切中肯綮的。
上一篇:李德裕《憶辛夷》詠木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盧肇《木筆花》詠木蘭花詩賞析